分享

最近对挥杆模型的粗浅感悟

 qyliaowei 2016-07-20
所谓挥杆,实际上是建立一套围绕杆头轨迹控制的肌肉控制方式。
杆头是有分量的,有分量的东西控制起来都比较难,特别我们还要在控制中让杆头达到高速度。所以第一件事情,是让杆头的重量和位置放到一个容易控制的身体部件中,利用握杆中的杠杆原理,让杆头的分量,转化到左手掌根、手掌中心以及后三指,右手完全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因此一个好的握杆,会使上杆的过程,像左肩膀-手臂-手掌根-杆身-杆头依次向右肩部推上去的过程,而不是用手腕和胳膊把球杆甩上去的,最大的受力点,是杆尾与左手掌根部的接触点,是手掌的下压力。在整个上杆和下杆的过程中,手指的作用是对杆身位置的感知和固定,感觉是两手相对,手指拎住杆身。如果杆身在正确的轨迹上,食指、中指、大拇指是感觉不到明显压力的,因此不需要用力,即所谓“手中握一只鸟”的握杆力度。
假如在上杆和下杆过程中,感觉到手指和手掌必须用力才能控制杆身、杆头,多一半是握杆有问题;而握杆正确了,上杆会很简单很轻松。正确的握杆感觉,老小子在解读本侯根秘诀中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
所谓节奏,实际上是保持肩膀、手臂、手掌与杆身杆头在上下杆各阶段相对的位置一致,只要能保证手指不受力,挥杆快一点慢一点无所谓,如果是甩胳膊上杆,则很难保持这个相对位置的一致性;对于节奏快的选手,选S杆身的主要意图,是保持杆头与杆身的一致性。
上杆到顶点,即使像俺这样胯部扭转过多,也可以感受到左臂扭转式的绷直以及手腕的自然弯曲,手腕的弯曲完全是小臂肌肉拉伸后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这样的姿势,使下杆只能有一个方式---左手小指、无名指、掌根往斜下方拉杆身,提前释放是不可能的,小臂肌肉的扭转紧张使手腕无法释放。
击球过后,由于左胳膊与身体的角度降低了,整个左臂肌肉会松弛,左手腕可以完成翻转;而真正翻转的动力来自右手,右手和右臂在击球后自然跑得很快,快过左手,不翻转都不行。而是否有一个好的收杆动作,关键在于下杆过程中,右肩是否保持一个比左肩低的位置,否则右臂一定早早向左上方向跑;而这个位置的出现,要求在上杆过程中右肩的相对松弛,要求上杆时右臂肘心向上,右臂松弛弯曲。
上半身的动作琢磨出来一些味道,下半身如何稳定方面还没想明白,继续琢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