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华传统医学的关系

 爱在世间 2011-01-09

作者:尚儒彪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主任中医师

  武当山位于中华腹地,与举世文明的原始森林神农架紧紧相连,是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成长活动的重要场所。据(史记·补三皇本记)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氏在神农架及武当山遗留有浓厚的医药基础,这个地区自古就崇尚医药。

  武当山作为该地区的门户,它层峰迭嶂,标奇孕秀、杉松蓊郁、翳目清幽,很早就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神仙窟宅”。有史可考,早在春秋至秦汉时期,武当山已是“方仙道”、“黄老道”巫及炼丹家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此隐居的宗教之人和修道之士,无不精究医术、穷习药性,探求人生长寿奥秘。陈樱宁地《道教与养生》一书中说:“方仙道,是中国早期道教的前身,它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中国道教。……黄老道也就是中国早期道教的开始”。因为有上述条件,武当山当然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从宗教与医药的关系内在逻辑上分析,生死问题是道教和医药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有人认为:“许多人出于对生的渴望而求助于医药,出于对死的恐怖而信奉道教”。可见医药与道教的关系就是这种渴望与恐怖的统一。人们都知道,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这正是迎合了人们求生的欲望。武当山道教就在这个得在独厚的环境里,在人们对死的恐怖、对生存的渴望中而应蕴而生——养生教、医药教。武当山道教将自己的医术称之为武当道教医药。

  历经了数千年,历代道医们精研方药并用于临床实践,不断充实、完善、整理和提高,使武当山道教医药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医技均有特色的宗教医疗体系。笔者经过30多年的学习、挖掘、研究、整理发现,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国传统医药有密切关系。现代宗教学家、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教授卿希泰先生曾指出:“中医学是中华传统的文化瑰宝,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仙道贵生,道门中普遍肯定现世人生之生命价值,高扬“生为第一”的道理。道教出于习医自救、济世利人之目的和宗教情怀,自创立之日起就重视研习医药方技,故形成了崇尚医药的传统。葛洪曾明确指出:“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民间历来也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道教医家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过去学术界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论及中国医学发展的罗实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道教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更有甚者,干脆一笔抹煞道教医学的存在,这种状况不能说不是中国医学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缺憾。卿教授在此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医学与道教医学关系,和道教医学现在所处的现状。为此笔者就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谈如下几点:

  (一)同根、同祖、同目的

  1、同根:武当山所处位置与神农架紧紧相连,神农氏称为中华医药的始祖,正如《史记·补三皇本记》所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由此可见,中华医学是神农氏通过自己尝百草才开始有的,武当山是神农氏在位时的所辖地,它自然会继承神农氏衣钵,自武当道教创立之日起,就精究方术,研习药性,追求长生不死之术。成书于周武帝文邕(561-578)时的《无上秘要》卷八三中说:“戴孟,本姓燕,名济,宁仲微……人……武当山受裴君王佩金当经……行此者不死,非仙人。”南朝齐、梁的道教学家、医学家、药学家陶弘景在所着的《真诰》中说:“武当山道士戴孟,乃姓燕,名济,字仲微……服食大黄及黄精,种云母、雄黄、丹砂、芝草……得不死之道……遂能轻身健行,周旋名山,日行七百里。”以上二中中均记载在汉代以前,武当山道教的修道之士,在服药健身和药物种植方面,均已达到较高水准。也可以说:“武当山道教这些研究成果是神农氏在这个地区医药研究的继续。”中华传统医学与武当道教医药均为炎帝神农氏所创,因此说二者同根。

  2、同祖:武当山雄居汉江中上游,汉江是中华汉族的发祥地,因为人们生活在汉江两岸,故称汉族,所用的文字,称为汉字,汉族的医学被国外称为汉方医学和汉方。中华传统医学则是汉族医学为主导,并用汉字记载流传至今,武当山道教身居楚汉之地,楚汉文化为其母系文化,吸收接纳大量汉族医学知识,更准确一点说:武当山道教医药是将汉族医学经过宗教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医学和宗教医学,因此说二者是同祖。

  3、同目的:中华传统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经多位学者考证,公认为此书为春秋战国时期多人所着。《黄帝内经》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古人民智能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体现。武当山道教医药也是以治病疗伤、寻求长寿、不死成仙而为最终目的,《中国道教大辞典》在“道教医药”条目中云:“道教医药是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的医学。”中华传统学最高目标,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得非常清楚:“……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由此可见二者目的相同。
 
  (二)与巫有缘,二者相近

  中华传统医学有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及上古、太古时期,医药技术极其落后,许多疾病不能医治,许多病因无法解释。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医药知识与原始宗教——巫术结合在一起,以巫医的形式出现在患者面前。正如明代医学徐春浦在《古今医统》一书中说:“以巫而替医,故日巫医也。”巫医是中华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我国的传统医学发展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武当道教医药的成熟与发展,更是与巫医有直接的关系。卿希泰在《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思想渊原》一文中指出:“道教医药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医学。为什幺这样说呢?因为道教医药的主体——道教,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的原始宗教形态——巫术。”他把道教医学与巫术的渊源关系说的非常清楚。后来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性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华传统医学,它逐渐与巫医分开,形成以医技与医药及养生为主体的专门科学。可是在《黄帝内经》里还有时常可以看到,它曾受巫医深刻影响的痕迹,如《黄帝内经》载有:‘黄帝问日,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而已“。祝由即是通过向神叙说疾病产生的原因,取得神明谅解、保佑,疾病从而而愈也。它是巫医们惯用的医疗方法。而由巫术医学发展成熟的武当道教医药,至今仍有人保持着祝由、祝祭、祈祷、画符等有宗教色的巫医巫术。可是道教医药界早在晋代,著名道医葛洪曾对巫医医术作过严厉的批判,如他在《抱朴子内篇》中说:“俗所谓道率皆妖伪,转相祈祷无已,问卜弥甚,既不修疗病之术,又不能返其大迷,不务药石之救,惟专祝祭之谬,祈祷之已,问卜不倦,巫祝小人,妄说祸崇,疾病危急。”从以上所述:中华传统医学及武当道教医药在与巫的关系上非常接近,均有借其体得以发展,批判其核心而得以提高的那段经历。

  (三)理论互融互摄,相互促动,共同发展

  中华传统医学是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经》为其标志性理论依据。而武当山道教医药则以《道德经》、《太平经》、《黄庭内景玉经》为其标志性理论依据。医道两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道门出生于宗教信仰和目的需要,以医传教,借医弘道,不断“援医人道”,另一方面,中华传统医学与不断汲取、借鉴道教医药养生思想和成就,许多医生也常“援仙人医”。如,黄帝内经》载有:“……上古人之人其得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道生也。”汉代名医张仲景,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市在汉代称为南阳郡,当时武当山地区隶属南阳郡管辖,仲景深受武当山道教医药的影响,在他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引用了武当道教医药文献的宝贵资料《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在《伤寒论》可以看到如“真武汤”即是以武当山道教所信奉的“真武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方名,还有教所信奉的“真武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方名,还有“白虎汤”、“青龙汤”、“白虎”、“青龙”即是武当山两座山峰的山名,也是武当道教的神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深受武当山道教医药的影响,他多次上武当山采药、访友、问道,与武当山道们结们深厚的友谊。在他撰写《本草纲目·卷一》、《序例·引据古今医家书目》记载引用道教医药文献有《曜仙乾坤秘韫》、《曜仙乾坤生意》、《曜仙寿域神方》、《曜仙神隐书》、《张三丰仙传方》、《神仙服食经》、《修真秘旨》、《神仙芝草经》、《神仙感应篇》、《太清石壁记》、《遁甲书》、《真诰》、《修真指南》等。以上书目均为武当山道教医药必藏之书,有些书乃为本山道医亲自撰着,“曜仙”乃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他晚年学道,在武当山隐居,知号“曜仙”玄洲道人,后在道教医学上造诣甚深,着有较多道教医药专着。张三丰亦是武当山著名道士,著名武当道教医学家,人称“七针先生”。当然,武当山道教医药也汲取了中华传统医学中很多宝贵知识,才使它能更好发展至今,如:道教医药理论经典之一《太平经》成书于西汉年间,是武当山道教医药认定为最早的道书,《太平经》中载有:“灸针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灸者,太阳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恶害也。针者,少阴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义斩伐也。”此当时盛行针灸疗法。《太平经》中还有运用动、植物药物的方剂来治疗疾病的记载。如:“草木有德有道有官位者,乃能驱使也,名为草木方,此谓草木神也。生物行精,谓飞步禽兽趺行之属,能立治病。”,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一书中对人体五脏所藏之神有明确表达;“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很显然《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运用了《黄帝内经》的医理而对《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思想的阐发。在武当道教医药另一部经典《黄庭经》中更汲取了中华传统医学中很多精华,来充实自己的理论,达到以医传教,以医助道的目的,如《黄庭经·心典章第三十一》言心之功能时则“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心曲一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幕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从以上《黄庭经》所载经文可以看出,它依据《黄帝内经》传统医学脏腑理论为基础,结合宗教特点,封以道教所信奉神灵名号,将其宗教化。此类例很多很多。一千多年来,医道两家就在互融互取、互相促进得以共同发展。笔者认为,道教有其宗教特点,受外界干扰相应较少,武当道教医药不管是吸收古今名医的经验,还是自己在临床的习医心得,均能较好保存,很少外传,所以武当道教医药存有很多宝贵资料有待我们整理,有很多好的方技有待我们来验证。

  讨论:

  道教是中华汉族宗教,武当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武当道教医药代表了道孝教医药重要部分。从历史发展和思想渊源上分析,武当山道教医药的创兴与中华传统医学的起源、目的和思想体系的建立,均有共通之处。二者均继承了原始祖先——炎帝神农氏的衣钵,利用了太古及上古时代先民们在医药及养生方面的科研成果,汲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古代的巫医、方仙道、黄老道的宗教活动实践,为武当山道教医药和中华传统医学的萌芽、生长、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二者日后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本文就二者的关系作了同根、同祖、同目的、与巫有缘、二者相近、理论互融互补、相互促动、共同发展的讨论。其实二者的关系远不止这些,“医道同源”的真正含义,是医、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其中易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中华传统医学和武当道教医药的各自理论体系建立的活水源头。

  关于易学与中华传统医学的关系,古代医生论及颇多:孙思邈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说。张介宾早年曾认为“医有《内经》何借于《易》”,中年以后,“学到知羞,方克渐悟”,发出了‘“可以医而不知易乎”的感慨。传统医学界,历来有“医易相通”之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易经》是论述天地万物阴阳盈虚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都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武当山道教医药和易学的关系更是密切,武当山道教有“无易不成道”之说,当你游遍武当山风景沤各殿堂、道院,均能见到“八封”、“太极”图案。武当山道士陈抟,是唐宗年间毫州真源人,在武当山炼睡功12年,悟出《易经》中的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四时运转的道理,说明人身脏器(肾、肝、心、肺、脾)部位。写出了《指玄篇》、《无极图》、《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将《易经》的理论与道教炼丹及武当道教医药的临床使用作了有机的结合,对武当山道教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哲思想,战国末年至两汉,阴阳五行说学流传甚广,被传统医学及武当道教医药吸收。在医、道两家标志性理论著作中都作为最重要的资料作用,在此不多赘述。老子是道教鼻祖,他的哲学思想是武当道教医药重要思想渊源的理论基础,这自不待言。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思想渊源,故以黄帝命名书店。并运用黄帝与臣子歧柏问难的文体来阐述医理,以老子哲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并渗透到《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中。在《灵柜·岁露论》中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这种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与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思想的治病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黄帝内经》继承了这种思想:“黄帝问日,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治疗方法与老子的思想完全一致。笔者因水平所限,文中定有不足处,请同道不吝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