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外籍警察:执行任务打死中国人只怪他们运气不好
2016-06-26 明清史研究
文/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中,活跃着一只类似于今天香港飞虎队的防暴队。 当时的上海,是全世界犯罪最猖獗的城市,全中国人的有钱人在这里定居,也吸引来无数的亡命之徒。青帮老大们在街头为了势力范围用最新式冲锋枪互射,白俄贵族穷困潦倒街头卖淫贩毒。还有日本的间谍,国共两党的特工不断实施暗杀和爆破。最后还少不了的每天都有的罢工和暴乱,男人和女人尖叫着把警察丢进粪坑。
租界巡捕其实不听命于英国政府,而是听命于由当地纳税人自行选举董事并承担运行费用的工部局。 据说招募的外籍巡捕包括前 “黑棕部队”成员。 “黑棕部队” 即皇家爱尔兰警队后备队, 曾参与镇压爱尔兰独立运动; 租界巡捕中欧洲人约500人,还有不少日本人,俄国人,印度人,最多的是中国人,总共5500人左右。 当时的恶性犯罪到了今天中国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而上海30年代=每天早上报纸上都至少有一起枪战或者绑架案。据说连美国警察当时都专门到上海来培训如何应对武装抢劫。
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有防暴车,防弹衣(由后勤部自制),自制的防弹盾牌。冲锋枪,手枪,手铐,催泪瓦斯,绳索等等。
巡捕们经常争论的问题是防弹背心的的安全效果如何,一次一个巡捕追捕武装 劫匪, 并且 发生了交火。回到警队后, 他发现自己的防弹背心上嵌进了两颗子弹。经检查, 这两颗子弹都是由小口径手枪发射的。 这名警官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被子弹打中防弹衣的感觉就像被电击一样.
上图为穿着防弹衣的上海巡捕。 一次防暴队保卫了一片据说有抢劫犯的中式房屋,华捕被部署到各个位置,指挥的一些欧洲巡捕,一个搜查小队穿上防弹衣和盾牌在前面开路,后面紧着一个端着冲锋枪的苏格兰巡捕。 搜查小队开始上楼,附近非常黑,刚爬到一半,巡捕们看到阴影里有什么在动,苏格兰巡捕没有问任何问题,直接用他的冲锋枪扫了一通,然后一个中国人的尸体滚到了楼梯下面,身上有23个弹孔。 其实劫匪已经通过天窗从屋顶跑掉了,被打死的中国人是房子主人雇佣的厨师,很明显劫匪进来时他躲在楼上,直到巡捕进来,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警察的冲锋枪,“他的运气太差了”,英国巡捕说:如果他大声求救的话我们肯定不会开枪的。
另一次,防暴队接到任务要求赶往上海监狱的外籍囚犯关押区,甚至每个人还领到了几个催泪弹,到了监狱后,得知有个俄国囚犯躲在在自己的囚室里不肯出来,门被卡住了,他扬言任何人都不能进来抓他,监狱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巡捕们警告他如果不开门,就将朝囚室里投掷催泪弹,可是俄国人反驳说扔再多也不在乎。 于是巡捕们慢慢接近门,从窥视孔里扔进去了一个催泪弹,过了一会俄国人已经快被催泪弹熏瞎了,可还是拒绝出来,于是巡捕们又扔进去一个,这次终于成功了,这个俄国人总算摸索着把门打开,可由于瓦斯的毒害,这个俄国人几天后去世。 绑架也是上海经常发生的。 武装犯罪团伙也是绑架行为的主要实施者。 通常他们会劫持一辆出租车, 威胁司机开车到某个特定地点。 到达之后, 他们就会强行绑架受害人,带到车上,再开到租界边界地区。如果司机走运的话会放他离开,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司机会被杀人灭口,尸体和出租车一起被丢弃。
然后绑匪会和家属联系,按计划进行谈判,确定赎金数目,甚至威胁说如果报警的话连亲属一起杀,亲属一般都会缴纳赎金。 当然也有些亲属勇敢的报警。于是巡捕房会安排监视跟踪,有的侦探会假扮成黄包车到处寻找线索,当亲属拿着伪造的货币交给绑匪,边上看似悠闲的黄包车夫会摇身一变成为举着手枪的巡捕。把拿着假币的绑匪当场抓获,这样的人经受不了多少酷刑就会把这个整个团伙交代出来。 总而言之,这些巡捕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一年里可能要经历40场枪战,他们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辈,于是文明执法是谈不上了,用警棍打人根本算不上什么,遇到示威游行可以开枪,在应对武装抢劫时更可以用冲锋枪扫射。一句话,以暴制暴。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