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话里对“警察”一词的民间称谓趣说

 好办法 2021-01-10

今天1月10日,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我认识不少警察朋友,基层警员栉风沐雨,有时甚至要甘冒矢石,守护一方平安,工作非常辛苦。因为是执法机关又是纪律部队,很多时候工作不被人理解,所受的委屈,也是“得失寸心知”。警察应该有一个节日,以表彰他们为保障平安所作出的贡献。说到警察,想起在上海方言中,对“警察”一词有不少有趣的民间称谓,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生动传神,很有上海的地域特色以及各个年代的时代特色,串联起来 讲讲,倒也别开生面。“警察”这个词分开来,警是事先的戒备,察是事后的侦破,简单两个字浓缩了这个行业的特性。不过“警察”一词在汉语中的诞生,还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此前承担警察任务的,是衙门里的捕快,头目叫都头。《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以后,阳谷县给他一个都头的身份,那时候的警长,需要有武术冠军的体格。

当年上海租界沿用了“巡捕”这一传统称谓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警察系统是从西方传入的,最早在上海的租界里,沿用的是“巡捕”这样的传统称谓。警察局叫捕房,来自英法美的外籍警察叫西捕,在中国招募的警察叫华捕,越南来的叫安南巡捕,印度来的,俗称“红头阿三”,其实也是巡捕的身份。还有便衣警察,叫“包打听”,这个名字有意思,三个字,特别传神,似乎可以想象到在茶馆酒肆里那些耳朵伸得很长的人,是个什么样子。“警察”这个词来源于日语,是袁世凯在天津先用起来的,后来成为民国政府的正式称谓,而“巡捕”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称谓,随着租界的消失而消失了。

民国时代的国民党警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