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多形日光疹 前案按语:禀赋不足,腠理不密,如遇风热及日晒导致风热凝滞肌肤。荆芥、牛蒡子、蝉蜕、浮萍疏风散热;菊花疏风散热,解毒;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刺蒺藜疏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清热、消疹止痒之功。 多形日光疹验案2:秦女士,32岁。 主诉及现病史:1个月前因日晒,面部起丘疹,肿痒。 诊见:面部及颈部V形区、手背均可见红色斑片,红肿,自觉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西医诊断:多形日光疹。 中医诊断:日晒疮。 辨证:血热夹风。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方药:自拟凉血消疹汤。 药用:生地黄20g,牡丹皮10g,当归10g,牛蒡子10g,蝉蜕10g,刺蒺藜10g,连翘10g,金银花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口服及湿敷。 二诊:上方用7剂,丘疹明显消退,瘙痒减轻,二便通畅。上方继续口服及湿敷。 三诊:上方又用14剂,丘疹消失,只有局部色素沉着。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素体血热,外感风邪及日晒,毒热内侵,蕴伏血络,肌肤失养。方中牛蒡子、蝉蜕、刺蒺藜疏风清热止痒;生地黄滋阴凉血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淤;当归养血活血;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多形日光疹验案3:王女士,19岁。 主诉及现病史:面部及双手起水疱、糜烂10天。自述2年间,每逢5月,暴露部位皮肤起丘疹、水疱及糜烂。 诊见:面部、手背、前臂伸侧均有丘疹、水疱、糜烂、结痂,患处潮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多形日光疹。 中医诊断:日晒疮。 辨证:湿热蕴肤。 治法:散风清热,除湿止痒。 方药:自拟清热除湿消疹汤。 ![]() ![]() ![]() ![]() ![]() ![]() ![]() ![]() ![]() ![]() ![]()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