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宜生用 前案二诊:上方用14剂后,干燥症状有所缓解,食欲差。上方加白术10g,麦芽10g,鸡内金10g,口服。 三诊:上方又用28剂,干燥症状明显缓解,进食馒头、饼干已无困难,皮损消失,食欲增,二便通调。上方去生地黄、玉竹,继续口服,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为外邪尤其阳邪犯肺伤津导致口、咽、鼻、唇失润而干燥,干咳少痰。治宜滋阴生津,清肺润燥。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生津,滋阴润燥,泻火解毒;天冬、麦冬、玉竹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芦根清热泻火,止渴除烦;葛根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有生津止渴之功;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桑白皮甘寒,归肺经,能清泻肺火;白芍养血敛阴;薄荷散邪利咽;炙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阴生津、清肺润燥之功。 干燥综合征以干燥为主要表现。葛根通过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产生生津止渴作用,其生津止渴有本有源,宜生用。天冬、麦冬、玉竹之类通过养肺胃之阴而生津止渴润燥,仍属标本兼治,此类药与葛根伍用疗效显著。 治疗天疱疮 案1:冯先生,49岁。 主诉及现病史:半年前,口腔黏膜出现水疱、糜烂,不久,前胸后背,均发生水疱,在某医院诊为天疱疮,口服泼尼松有所缓解,但剂量由每日60mg减至10mg时,症状又现。 诊见:口腔内有多处水疱及糜烂面,前胸、后背、上肢均可见水疱、疱壁薄,尼氏征阳性,部分水疱破裂、渗出,糜烂面鲜红,口渴心烦,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西医诊断:寻常型天疱疮。 中医诊断:天疱疮。 辨证: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 ![]() ![]() ![]() ![]() ![]() ![]() ![]() ![]() ![]() ![]()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