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

 昵称35173953 2016-07-21

  马铃薯一生:马铃薯一生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提播种后块茎(或种子)发芽出土,到茎叶大部分黄枯脱落块茎成熟;另一种是从出苗到块茎成熟,均可反映马铃薯一生,亦叫马铃薯全生育期。前者播种到出土,因温度高低影响出苗快慢;后者块茎成熟期的特征不像禾谷类作物明显,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利弊,因不同情况可采用之。根据马铃薯播后萌发开始到淀粉积累成熟(地上部茎叶大部分枯萎),把马铃薯一生划分为:


  块茎萌发和出苗:又叫发芽期,播后块茎,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块茎幼芽萌发(一般为主芽、顶芽),继之在幼芽节处,根原基发生新根和匍匐茎原茎。随着根系生长,幼芽出土,并生长3-4片微具分裂的幼叶时,即马铃薯发芽出苗结束。播种至出苗的时间与土温关系密切,当土温7℃时幼芽开始生长,8-9℃时需35-40天,13-15℃时约25-30天,16-18℃时需20-21天,18-20℃时需15天左右。在我省一般春播、冬播,温度较低,播种到出苗需30-40天,秋播温度较高,播种到出苗需15-20天。块茎萌发至出苗期间,是以根系形成和芽的生长为中心,同时进行叶、侧芽、花原基分化,而发育强大根系是构成壮苗的基础。


  出苗至现蕾:又叫幼苗期,马铃薯茎是合轴分枝,当顶芽活动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花芽分化。一般靠近顶芽的腋芽最先发生为分枝,代替主茎位置,所以主轴实际上是由一段茎与其他各级侧枝分段连接而成。当幼苗达7-13叶时,第一段茎的顶芽孕蕾,将由侧芽代替主轴生长,而茎的向上生长表现为暂时延缓,标志植株进入现蕾期,幼苗期结束,此期一般15-25天,马铃薯无性繁殖时苗期短,幼苗速熟是不同于其他作物的最大特征之一。当幼芽有3-4叶全展后,幼苗加速生长,叶数增多,据试验,当单株叶面积为200-400cm2时,母薯有效养分基本耗尽,便进入自养生活。出苗后7-15天地下各茎节匍匐茎由下向上相继生长,当地上部现蕾时,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开始膨大,此期匍匐周围开始陆续发生次生根并不断扩展。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同时伴随匍匐茎的伸长和花芽分化,此期发育好坏是决定光合面积大小,根系吸收能力及块茎形成多少的基础。


  现蕾至盛花期,又叫结薯期或块茎形成期,从现蕾开始,当主茎达8-17叶时,地上部开始开花,地下部块茎膨大直径达3厘米时结束,历时20-30天,此阶段地上茎急剧伸长,到末期主茎及主茎叶完全建成,分枝及分枝叶已大部分形成扩展,叶面积达总叶面积的50-80%,根系不断扩大,同一植株的块茎大多数在这一时期形成。块茎形成期是决定结薯多少的关键时期,此期末块茎干重已超过植株总干重的50%以上。此期的生长中心是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时期,其中有一个转折期(即地上部主茎生长暂时延缓),转折点标志可用茎叶干重与块茎干重相等为准,早熟种大体从现蕾到始花,晚熟种从始花到盛花,在转折期因所需营养物质急剧增加,造成供不应求,出现地上部缓慢生长,一般约10天左右,此期营养状况好,缓慢生长期短,反之则长。栽培上应促控结合,确保茎叶良好生长,制造足够养分,使转折期适时出现,保证充足养分转运至块茎,既要防止茎叶疯长,养分过多,不利块茎形成,又要避免茎叶生长不良,养分不足,引起茎叶早衰而影响产量。


  盛花至茎叶枯萎:又叫淀粉积累期或成熟期。在盛花至茎叶衰老阶段,地下部块茎增长进入最盛期并与地上部生长相一致,生长中心是块茎膨大和增重,其块茎增长速度为块茎形成期的5-9倍,是决定块茎产量和大中薯率的关键时期。盛花期间块茎膨大的同时,茎叶和分枝迅速增长,鲜重继续增加,叶面积达最高值,其生长势持续至终花期植株总干重达高峰时,以后生长逐渐减慢至停止。当地上部与地下部块茎鲜重相当时,称为平衡期,当平衡期出现早时,丰产性能越高,相反则低。开花结果后,茎叶衰老至茎叶枯萎阶段,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枯萎,进入块茎淀粉积累期,此期块茎体积不再增大,茎叶中贮藏的养分继续向块茎转移,淀粉不断积累,块茎重量迅速增加,周皮加厚,当茎叶完全枯萎,薯皮容易剥离,块茎充分成熟,逐渐转入休眠时。此期特点是以淀粉积累为中心,淀粉积累一直继续到叶片全部枯死前。栽培上既要防茎叶早衰,也要防水分,氮肥过多,贫青晚熟,降低产量与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