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缘何冀州称九州之首[燕赵风物04]

 司敬雪书院 2016-07-21

历史上的古冀州,泛指黄河中下游以东、以北的大片地域。据《周礼·职方》记载:“河内曰冀州”。包括现在的山西省全部、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大部、内蒙古南部、辽宁省西南部的广大区域。根据《禹贡·锥指》对古冀州疆域的解释,古冀州北至内蒙古阴山,西至内蒙古托克托城,东至辽河,西、南至黄河。现在的“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州市作为古冀州的治所,仅仅是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

地图.jpg

《绎史·黄帝纪》载:“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据此,华夏分九州。但九州的说法,历来名称不一。《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尔雅·释地》中记载的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徐、幽、营、荆;《周礼·职方》中记载的九州是冀、豫、雍、扬、兖、幽、并、青、荆。但不管哪种说法,冀州都在其内,且始终列在首位。可见冀州在古代中国的影响。

为什么将冀州列为九州之首,古代学者的论点是:第一,古冀州疆域最大。“冀,大也”。三代之冀囊括大河(指黄河)东北。《尔雅·释地》中记载:“两河间曰冀”,所谓两河间,指清河(辽河)和西河(黄河)之间的辽阔地带。第二,古冀州为帝都之地。相传唐尧的都城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南)、虞舜的都城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夏禹的都城在安邑(今山西解县),都在古冀州境内。因此,《谷梁传·杨士勋疏》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也。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尔雅·释州国》指出:冀州“其地有险易,帝王所都。”冀州因是“王畿所在”,故而称九州之首。第三,大禹治水首从冀起。《尚书·正义》中解释,“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下为始。冀州帝都,于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汉书》中说,“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从冀州始。”第四,冀州是古中国的中心地带,古中国的别称。宋人罗泌所撰《路史》中称:“中国总谓之冀州”;明末顾炎武注《正义》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二》中称:“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从古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看,因古冀州疆域广阔、是古帝王都城所在地,是中华民族的最初发祥地,具有政治、地理优势,故被称为九州之首。

地图.jpg

冀州东临渤海,西有太行屏障,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实天造巨防;东南临黄河故道,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是屯兵储资理想之场地。因而,冀州历来为控南制北的军事要区、立国兴邦必争之战场。公元前26世纪,黄帝与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就发生在今天的河北涿鹿一带。《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因为此战,黄帝夺取了对古冀州的绝对控制权,奠定了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在中原地区崛起的殷商,因为拥有冀州之地,得以南下兼并各部族而定国。西周则以商冀州侯苏护归周,使战局发生重大转折,从而抵定大局。此后,晋文公踞冀州,称霸于春秋。赵武灵王得冀州,并雄于战国。汉光武帝主冀州,奠中兴之本。曹操破冀州,自领冀州牧,统一北方,开创魏之大业。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北方门户洞开,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南下,得以进取中原。

历代帝王都把冀州作为龙兴之地,千方百计将其纳入版图。战国时期,从秦国觊觎赵地的程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当时,冀州为燕赵之地。赵、燕两国在六国中并不是最强大的,而秦昭襄王始终视赵国为最主要的敌人,时刻想着能够吞并赵国。战国史中,讲的最多的就是秦赵之间的关系,而对其他国家很少提及,秦昭襄王的儿子子楚、孙子赢政都曾到赵国作人质,足见赵国在当时的政治影响。公元前260年发生的长平之战,就是秦赵两国为争夺东进冀州的咽喉之地上党而进行的惨烈战役。长平之战,使位居中原、最有可能完成统一重任的赵国遭到毁灭性打击。秦王赢政在灭掉领土与其犬牙交错的韩国后,首先指向的就是他的眼中钉赵国。公元前229年,命大将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前228年,大破赵军,占领赵国本土。赵国的灭亡,使秦的国力大大超越其他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的统一步伐。

北方冀州之地向来被奉为正朔,拥有冀州是政权取得合法性的重要标志。没有冀州这块中州之地,帝王们自已都会怀疑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在冀州之外建立的政权,只能算是地方割据政权。而统一的王朝一旦失去冀州,就会沦为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公元907年,大唐王朝被朱温灭掉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时期。尽管在北地相继而起的梁、唐、晋、汉、周都没有实现国土统一,却因为据有冀州、中原之地,而被称为五代。而其它在冀州、中原地区以外建立的十个国家,尽管国土面积很大、存续时间很长,也只能称作十国,无法进入正史中的朝代更替序列。于960年建国、定都开封的赵宋王国,则因为衍有冀州、中原之地,而被称为大宋朝。而经过靖康之乱,失去对黄河中下游土地统治权、被金军赶到淮河以南的南宋,就只能被称为偏安王朝了。

地图.jpg

同时,拥有冀州之地,是王朝得以兴旺发达、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资本。东汉光武帝刘秀得以创立东汉、延续汉室,就因为起于冀州。史载:“冀州为九州之首,光武皇帝赖之得天下。”刘秀本是西汉的远支皇族,开始时只是绿林起义军中的小首领。公元24年,因奉更始帝刘玄之命巡历河北,与信都(今冀州市)太守任光会合,在镇压铜马起义军后,势力迅速壮大,遂将冀州作为起兵根据地。因为平定冀州,刘秀得以与刘玄分庭抗礼,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信都称帝。后因冀州人才众多、兵精粮足,很快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冀州更是多股军事势力角逐的中心。史称,东汉末年韩馥为冀州牧时,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可以说,谁得了冀州,谁就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谁就有了问鼎皇位的根基。先是公孙瓒从韩馥手里夺了冀州,为一时之勇。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再夺冀州,从而虎据四州,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谋士田丰曾对袁绍说:“冀州常山、魏郡、巨鹿诸郡肥田尚多,燕赵之地多壮士,慷慨豪迈,有足够的军粮军资,又有燕赵壮士为部曲,主公还怕不成大事吗?”从事沮授沮也曾说绍曰:“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可见,冀州在当时国内的重要地位。

地图.jpg

一代枭雄、雄心勃勃的曹操当然不会放过冀州。建安年间,曹操尽管领有兖州,掌握了汉献帝,“挟天子而令诸侯”,但军事实力并不强大。其真正强大之时,还是因为从袁绍手中夺取冀州之后。建安五年,经过官渡之战,曹操巧用计谋,击溃了数倍于已的强敌袁绍。建安九年攻破袁氏老巢邺城,袁绍的儿子袁尚溃逃,曹操遂让还兖州,自领冀州牧。其后,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长期居留邺城,多辟四州名士充实冀州府,广为屯田、开垦荒地,冀州成为曹操实施封藩建国的重要根据地。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以献帝名义“并十四州,复为九州”,通过恢复古时的大冀州,“割司州之河东、河内、冯翊、扶风及幽、并二州皆入冀州。”(见《资治通鉴》卷66),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直接控制区域。同年五月,汉献帝以冀州十郡策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殊礼,后晋魏王,使得曹操完成了以魏代汉的全部准备工作。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中国历史进入了魏、蜀、吴三国并立时期。

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却没有光武帝刘秀那样幸运。因为未能据有冀州,只能割据益州,做了偏安西南一隅的蜀汉皇帝。其后,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先后七出祈山、北伐中原,莫不与试图夺取冀州、恢复中原有关。

地图.jpg

此后,历朝历代都把加强对冀州黄河中下流地区的统治,作为巩固王朝政权的基本国策。元明清三代,冀州作为陪辅京都的“畿内巨州”,一直为路(元)、府(明)、布政司(清)直辖,故称为“直隶冀州”。元朝在北京设立大都,明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清朝设直隶总督,由信臣重吏担任,为疆臣之首,都是为了加强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开展敌后斗争,在河北周围地区建立了晋察冀、冀中、冀热辽、晋冀豫、冀鲁豫等多个抗日根据地。以河北为中心的这些抗日根据地,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定都北京,河北作为京畿重地,有“河北定全国安”的说法,在维护首都乃至全国稳定上,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地图.jpg

据史书记载,为传承中华九州一统的根脉,夏朝时大禹铸造了中华第一青铜九鼎。鼎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夏鼎历商至周,每当王朝改易,鼎则移于新主,称之谓“鼎在国在,鼎失国亡”。2006年5月,经国内知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青铜器专家长期论证、反复研讨,成功复原了形制为一圆八方的“中华九鼎”。按照“天圆地方”、“冀为中州”的说法,其中,冀州鼎被铸为中央圆形大鼎,其余八州鼎均为方鼎;按照中华民族以9为最大阳数的习惯,冀州鼎最大,高为99.9厘米,纹饰流畅,造型古朴,最具王者风范。现,复原后的“中华九鼎”在国家博物馆永久馆藏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