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砧木苗的管理:播种后出苗前的温湿度管理,白天保持26℃-28℃,夜间保持14℃-16℃,基质水分保持在65%-80%。当4-5天出齐苗后,及时除去“带帽苗”的种皮。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降低至12-15℃,基质含水量55%-65%。为防止发生猝倒病,可喷雾72.2%霜霉威1000倍液,以培育健壮的砧木幼苗。为防止出现高脚砧木,可根据幼苗长势强弱,喷施25%助壮素水剂兑水500倍液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嫁接前3-4天砧木不可喷洒抑制剂,冬季不可施用抑制剂。
2.接穗幼苗的管理:播种后出苗前的温湿度,除苦瓜出苗需要20℃-24℃的夜温和33℃左右的昼温外,其它瓜种所需求的温度:白天28℃-30℃,夜间18℃-22℃。基质含水量65%-75%。5-7天出齐苗后,待子叶平展时即可进行嫁接。
1.温度管理:番茄、辣(甜)椒、茄子在出苗期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是25℃-30℃,最佳温度是28℃。在两叶一心前幼苗期温度管理,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12℃-15℃。两叶一心后至成苗,温度要稍高,以促进生长,温度控制在白天24℃-28℃,夜间15℃-20℃。茄子出苗后,两叶一心前幼苗期温度管理,控制在白天20℃-26℃,夜间15℃-18℃,夜间不能低于15℃。在三叶一心至成苗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0℃-26℃,夜间12℃-15℃。
2.水、肥的供应:在幼苗的两片子叶展开至两叶一心期间,基质的最大持水量的70%-75%。在幼苗两叶一心后至成苗期,每次洒水都要浇透基质。但洒浇水不可太勤,一般3-5天洒浇一次,使基质中水分含量控制在70%-80%之间。夏季或大苗期耗水较多时,要经常旋转边盘,使边盘与床中央的穴盘调换和洒水时要均匀淋洒。夏季洒水要防水温过高,冬季洒水要防水温过低,洒浇的水要在16℃-22℃之间,必要时要做加温或降温处理。
要视苗子生态状况及时调节水肥供应:苗黄证明肥少,苗深绿证明肥水太浓,苗深绿且干枯叶缘,表明因喷肥过多已出现肥害。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大-小-小,大-小-小”的浇水方式。一般喷洒透一个较干燥的穴盘基质,大约需要1升水。
3.光照管理:在重视温度和水肥管理的同时,必须重视光照管理。
冬季,尽可能早揭晚盖温室的覆盖物,争取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遇到连续寒流阴雪天气时,在中午前后各两小时内只要停止了降雨雪,就应揭开草帘等覆盖物,争取散光照和霎时间多云天气光照,并在正午前后小开通风口,通风换气半小时。
夏季,在光照时间过长和光照强度过大时,可于中午前后各两个半小时内,于棚面覆盖遮光率30%-40%的灰色遮阳网。不可用遮光率过高的黑色遮阳网覆盖遮光时间过长。
4.使用抑制剂,防止徒长:当第一片真叶接近展开时,为防止苗子徒长,可使用抑制剂。一般采用50%矮壮素水剂兑水1500-2000倍液或25%助壮素水剂兑水500倍液。
5.补苗、挪苗:补苗是在缺苗的孔穴基质上,通过取预备苗移栽补上苗子。挪苗是把出苗不齐的苗子,通过把大小差不多的苗子移栽到一起,使差别大的苗子分别管理。挪过和补栽的苗子要立即浇透水,集中管理。
6.病虫害防治:苗子出后可用72.2%的普力克(霜霉威)水剂兑水800倍液或95%噁霉灵3000倍液喷洒防猝倒病。并交替喷洒3%中生菌素7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1500倍液,以预防细菌性病害。育苗棚室内要张挂黄板以诱杀烟粉虱,白粉虱和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