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逆俗称打嗝),无一过性黑蒙,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就诊于西医内科门诊,予药物口服治疗,患者病情未缓解,因盼望中医调理而就诊于我处。 入院症见:呃声洪亮,连续不已,对答如流,健忘(两次开方,患者两次将处方丢失,第三次才顺利交费),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及其它:患者有颅脑外伤手术史,具体手术时间患者已忘记。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舌脉:体胖,面色红,舌质淡红,舌胖大,苔白滑,有齿痕,脉濡。 中医诊断:哕 证:脾虚寒湿 治法:理气健脾祛湿 取穴:双侧内关 足三里 丰隆 连续波 电针三十分钟 嘱治疗三天,每日一次 方药: 陈皮80g 干姜30g 丁香8g 苍术12g 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煎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治疗后: 患者进针后,呃声即停止,取针后,复又呃逆,但较前减轻,不再连续。 第二日复针,述呃声醒来后已停止,未再发。嘱继续服汤药。 第三日复针,述呃声未再复发。 分析: 该患者舌胖大,有齿痕,此为脾虚;苔白滑,脉濡此为有寒湿;患者呃逆不止,此为脾胃虚寒,胃失和降,发生呃逆。其病机是寒蓄中焦,气机不利,胃气上逆。《金匮要略》云:橘皮汤,可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此患者脾胃虚寒,当用经方橘皮汤。原方陈皮理气,干姜温中。我加了丁香,取其降逆之性。又因患者痰湿较重,我配了苍术,用来燥湿健脾。
四药合用,效如桴鼓。不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待患者呃逆急症缓解后,当用山药,芡实等长药食同源的药材长期服用,温胃健脾。还应配以炒薏苡仁以去脾胃之湿,生薏苡性味甘凉,炒制后其凉性大减,适合于脾胃虚寒者长期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