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尹評傳(中)

 为什么73 2016-07-22

伊尹評傳(中)

原创 2016-07-22 厚朴中醫學堂堂主 徐文兵
奴隸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把一個陪嫁奴隸提拔成類似軍師總參謀長的人物,不是件容易事。商湯也是煞費苦心,不得已只好求助祈禱神鬼,就在宗廟裡為他舉行了除災去邪的儀式。這種儀式,一邊在“桔槔”上燒起古代所說的袚除不祥的火。“桔槔”是一種原始提井水的工具,用一根橫木支在木柱上,一端掛水桶,一端系重物,兩端上下運動以汲井水。一邊在伊尹身上塗上公豬的血。第二天,商湯舉行朝見伊尹的儀式,伊尹就正式履任。商湯拜伊尹為阿衡,從此君臣二人以“伐夏救民“為己任,要鏟滅無道昏君夏桀殘暴的統治。
平天下
伊尹為廚,做得一手好菜勾起了湯王的食欲;又借湯王詢問的機會,“負鼎俎,以滋味說湯”,介紹天下各地的山珍美味,勾起了湯王的奪取天下的欲望。而要奪取天下,致于王道,伊尹提出了“必修仁德”的戰略思想,也就是收買人心。他說:“天子不可強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呂氏春秋"本味篇》)也就是說,商湯如果具備了仁義之道,實質也就具備了當天子的條件。
於是就有了網開一面的故事。《史記》“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
故事是說湯王外出打獵時,手下先四面張網,湯王卻覺得有點兒過分了,讓手下去掉三面,只留下一面網,並且把祈禱詞“願天下四方的禽獸都進我的網”改為“禽獸們,往左,往右都有活路,那些命中註定該死的就進網來吧。”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所以在夏桀為虐政淫荒的特定時代,湯王建立了仁德的形象。
夏桀的殘暴無道,正好為商湯的仁義之舉提供了對照鮮明的參照系。在夏王朝統治危機中,伊尹認識到民眾人心向背對一個王朝統治的重要性。針對夏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的情況,伊尹上任後,對內清政和民,爭取廣大民眾支持,對外施仁伐暴,促使各國、部落歸心于商。
戰略上取得成功,但是商湯在戰術上仍處於劣勢。商是夏的屬國,原來只佔有70裡大小的地方,在政治上,軍事上均處於不利地位。如何化劣勢為優勢,轉弱為強?這是商湯所面臨的現實大問題。伊尹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戰術思想,煎魚要有耐心,掌握火候,奪取天下也要耐心地等待時機,掌握火候。
成長
為瞭解情況,把握時機, “伊尹去湯適夏。既醜有夏,復歸於亳。”伊尹到夏都陽城呆了三年,深入瞭解了夏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為了消除夏桀的疑心,商湯和伊尹還演了一出苦肉計。商湯親自射傷伊尹,伊尹奔夏。伊尹在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戰略偵察任務,掌握了夏王朝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地理情況。通過偵察,伊尹一方面認識到夏桀荒淫無道,不恤其眾,眾志不堪、上下相嫉、民心積怨,人們盼望夏王朝早日滅亡,夏桀的統治已被人民所棄,危機深重,潛伏著滅亡的危機;另一方面,伊尹積極活動,結交夏桀遺棄的元妃末喜,在夏統治集團內進行策反活動,以促使其內部分裂。伊尹在夏3年後,回到商毫,向商湯彙報了夏王朝眾叛親離的統治危機,君臣倆盟誓,制定了滅夏的戰略目標。
伊尹與商湯並未採取直接興兵滅夏的軍事方略。而是利用商為夏方伯,有征伐諸侯的特殊權力,採取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策略,結交和兼交夏王朝的屬國,剪滅其羽翼,擴展自己的實力。居於夏商之間的葛、韋、顧、昆吾都是夏之屬國,是夏桀親近的依靠力量。因而,吞併四國成為商軍事兼併的當務之急,伊尹採取由近及遠、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方略,剪除夏朝羽翼,使夏處於正面受敵的地位。
商都亳附近的葛,力量較弱,統治不穩,成為商場兼併戰爭的突破口。然而,商並不是以直接的軍事行動來征葛。他們先是抓住葛不祭祀祖先的非禮過錯,發動政治攻勢。使商的征伐有合法性。爾後,商又以助祭為名派人助耕,供給老弱者以酒食,以爭取民心。葛伯不僅不改“不把祖先“的非禮行為,反而掠奪商湯送來的酒食,殺死不交出酒食的兒童。其兇殘大失民心。商湯與伊尹抓住這個機會,興師問罪,滅掉葛國。然後又連續滅掉韋、顧、昆吾三國,佔據了兗豫平原,改變了軍事力量上夏強商弱的形勢。為進一步的戰略決戰奠定了基礎。
商剪滅四國之後,與夏進行總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湯欲伐桀。然而尹卻阻止了湯。因為,在伊尹看來戰機還沒有達到最好的時候,他獻計以阻以貢職“為火力偵察,以觀夏桀的反應,來捕捉戰機。於是,商沒有進貢。夏桀怒,調集九夷之師要伐湯。伊尹請湯謝罪請服,複入貢職。第二年,又不供貢職,桀再怒,欲調九夷之師伐湯,但九夷之師卻不聽從。伊尹見此,乃說:可以伐夏桀了。
伊尹不僅在戰機選擇上立了大功,在決戰方向的確定上,他也有高超的智略。商進攻夏桀不是按照商夏所處自然地理位置,由東向西發動對夏都的正面進攻,而是在伊尹的建議下,“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而以進“,實行戰略迂回,繞到夏都西面,出其不意發動進攻。
進攻之前全軍還祈禱盟誓,因為這畢竟是中國第一次,屬臣推翻君王的行,于理於法必須有據。伊尹在祭祀上帝和宗廟的時候,發佈了戰爭總動員令,打出了上應天命的旗號,鼓舞了全軍的士氣。
這篇文章叫做《湯誓》“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臺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捨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眾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
後世的陳勝吳廣,不也是借狐狸口,魚腹中的書,來昭示天命,鼓舞士氣嗎?估計伊尹做的更隆重,規模更可觀,更可信一些。
結果,商軍勢如破竹,夏軍倉促應戰,敗走鳴條(今河南商丘東)。這便是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鳴條大戰。鳴條大戰,商湯大勝夏三夷之師,夏桀自焚,夏亡。
治國
伊尹不僅富有攻戰的謀略,而且在治國上也是一位傑出的賢臣。他在商建國階段,協助湯和湯的兒子外丙、中壬,湯的孫子太甲,湯的曾孫沃丁治理國家,開創了商王朝的500多年的基業。
《史記》: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伊訓》主要是訓誡皇帝的不良行為,包括“三風十愆”,指:曰敢有恆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敢有殉於貨色,恒于游畋,時謂淫風。敢有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伊尹規勸說“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其中的“比頑童”,就是就是後世所稱的“男風”,或“南風”,可是“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就出自伊尹對太甲的告誡,大意是說,如果國家是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還可以挽救;如果是國君自己作亂禍害百姓,那就不可救藥了。此話到今天還適用,想想劉少奇對建國後所謂“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哀鴻遍野,“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評價,不就是伊尹原意的翻版嗎?
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康熙皇帝在二次廢太子後,為天下舉子出考試題目“放太甲于桐宮”。結果在獄中的太子以為康熙有所暗示,以為自己還能象太甲一樣,被迎回執政,馬上動作起來。誰知聖心難測,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康熙卻是試探人心,就此永遠廢了太子。
當時人們把歷經四朝的伊尹譽為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國有一老,其值無價。現在中醫把屬性溫和,功能“調和諸藥”的甘草,稱為國老。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享年100歲。當時的皇帝太甲的兒子沃丁以天子禮把伊尹安葬了。並且重用伊尹的兒子伊陟(音「智」zhi)。伊陟繼承了父親爵位封號,後來也成為商朝的一名賢臣。
伊尹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廓鄉和店集鄉魏崮堆村,距隴海鐵路虞城站25公里,京九鐵路伊尹站3公里。墓高3米,周長46米。墳墓四周有高大的古柏180餘棵。其中有鳥柏一株,枝葉酷似鳥形,據說其年輪花紋也為鳥形,甚為罕見。可能和商族的玄鳥圖騰崇拜有關。墓前伊尹祠,原有祭殿、卷柵、鐘樓、配房、大門、圍牆等,現僅存兩座大殿和花戲樓。每逢農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鄰近幾省的鄉民前來趕廟會,人流如雲,熱鬧非常。
伊尹的相貌
古人沒有照片,畫像,但是文字描述可以參照。
話說商朝在覆滅以後,周朝統治者仍給予商朝的遺民封地,允許他們繼續保留宗廟,繼續祭祀自己的祖先,這就是後來的宋國。到了戰國時期,諸侯紛爭,互相兼併。齊國想滅宋國,進軍途中齊景公夢見有個人怒斥自己,景公把晏子叫來圓夢,告訴此人的長相,晏子說那個人就是商朝的開國皇帝商湯的軍師伊尹。因為景公伐宋,必將覆滅商湯的宗室,於是伊尹前來申斥。從中我們可以瞭解伊尹的形象。
齊景公伐宋,至曲陵,夢見有短丈夫賓于前。晏子曰,“君所夢何如哉?”公曰,“其賓者甚短,大上小下,其言甚怒,好俯。”晏子曰,“如是,則伊尹也。伊尹甚大而短,大上小下,赤色而髯,其言好俯而下聲。”公曰,“是矣。”晏子曰,“是怒君師,不如違之。”遂不果伐宋。
據此記載,伊尹應該是一個小個子,頭很大,紅臉,絡腮鬍子,說話時好彎腰,有點兒駝背的樣子。說話堅定,好用四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