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仙人物或神兽图案为装饰纹饰的汉代铜镜并不少见,但大部分铜镜上,这类纹饰都以线条进行刻画。东汉中晚期,出现了一些以浮雕手法装饰的神兽纹饰,这些纹饰纹样凸出,非常醒目,人们将这类以浮雕手法装饰的神兽纹铜镜称为神兽镜。 神兽镜上的纹饰非常繁复,题材内容多样,通常,人们根据纹饰在镜背上的布局方式,将神兽镜分为重列式神兽镜和环绕式神兽镜两大类。 如果主纹饰在镜背上按某一轴线自上而下进行排布,这类神兽镜称为重列式神兽镜。尽管没有标出,但从画面可以看出,重列式神兽镜都存在一根自上而下的对称轴,只有在对称轴垂直于视平面时,画面才是正置的。自上而下,重列式神兽镜的画面内容由多组平行的纹饰图案构成。重列式神兽镜不分内外区,靠近镜缘部位常有一圈铭文带。 环绕式神兽镜的主纹饰环绕镜钮进行排布,神兽、神人的头部均指向镜钮中心。这类神兽镜一般分为内外两区,内区装饰环绕对称的神兽纹,外区多有一圈内向半圆形圈带,在半圆形纹饰之间,都有一个方格纹,每个方格纹内有一字或四字铭文,字句连贯,构成一圈长铭文。 神兽镜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大约东汉中期出现,东汉晚期开始流行,一直使用至南朝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