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寻常的保护植物:野大豆

 真友书屋 2016-07-23

~ 新花旧事专栏 ~

带你看那些城市里当季常见野花背后的故事

每周二五早晨更新,欢迎关注


新花·旧事:其五十九、野大豆


【花·档案】

野大豆

Glycine soja

豆科 大豆属


别名:小落豆秧、山黄豆、乌豆、野泥豆



【花·遇见】

野大豆怕是在我身边最为寻常的保护植物了,大约是为了保护种质资源吧


——此物极是常见,河畔或是用作育苗的细弱树林下,往往缠绕而生,夏末秋初,小孩子忙着享受最后的捉蜻蜓和捞鱼的乐趣,经过水畔,经过树林,便能见到野大豆的豆荚,毛乎乎的,豆粒也有,但收不得几颗,大多已然掉落。因着太少,小孩子不至于采豆粒来吃,只偶尔拿几颗,作为子弹,用拇指弹射出去,仅此而已。


后来在大学校园里,楼前围篱上竟也有野大豆欢快地缠绕。我想,作为保护植物,它们委实足够坚韧。




【花·史话】

古时称大豆为“菽”,野大豆称为“戎菽”。


《管子》曰:“北伐山戎,出冬葱及戎菽,布之天下。”戎菽为山戎之菽,山戎,今河北玉田之地,野大豆有产。


《救荒本草》记曰:“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木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味甘。”豆粒可煮食,亦可磨作豆面。



介绍植物传统含义、文化故事请参看天冬编著的图书《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野草离离:角落中的绿色诗篇》


2016年全年的【新花·旧事】系列专栏,每周二、五上午发布,介绍两种此时可见的城市里的野花。它们形态特征、详细花期、分布地点请自行查阅专业资料。


本系列的分类系统依《中国植物志》采用恩格勒系统,拉丁学名大部分以《中国植物志》为准。


全部文字出自天冬已出版的图书《城市野趣:一步一花》,因篇幅所限,书中有删节,【新花·旧事】系列进行了增补修正。


-----------------


文字/摄影/绘图:天冬

编辑:小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