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豆:一种被人类掰直了的植物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现如今仍在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中,原产于我国的并不多,大豆即其一也。我国人民对大豆的挚爱可谓源远流长,贯穿了五千年文明史。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可以这么说,没有大豆,活不了。

大豆是玉帝赐给中国人的礼物,其(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36%(须知牛肉也不过20%左右),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人摄入肉食较少的缺憾。而中国人对于大豆的吃法,也是精研甚深,豆腐、豆干、豆浆、豆汁、豆酱、豆芽、腐竹、豆腐脑等等,极尽蹂躏羞辱之能事,让人感觉豆子好可怜。

,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和其它常见栽培的豆科农作物如扁豆、豇豆、菜豆和绿豆们一样,大豆的叶子通常具三小叶;但有一点不同之处,大豆系直立草本,最多就是“上部近缠绕”,那是残存的祖先遗风。

一般认为,大豆的野生祖先就是野大豆,学名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中国植物志》采用了[豆劳]豆作为正名[豆劳]豆之名,来源于《救荒本草》(明朱橚著),其中对野大豆有如下描述: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野大豆

诚如《救荒本草》所说,野大豆不同于大豆的“耿直”,它是缠绕草本。在漫长的人工栽培过程中,不断积累细小的变异,人们终于把野大豆给基本掰直了。直了有什么好处?有,便于栽培和管理。

大豆

朱橚的观察大致不错,但有一点不太对。野大豆的花一般为淡紫色,但也有白色的(我个人没见过)。大豆亦然,有紫也有白,两种颜色我都见过。二者的花在结构上有些细微差别,野大豆的龙骨瓣是分离的,而大豆则完全愈合。别对着屏幕看,根本看不见。

呃,虽然了解这么多细节没什么用,但还是盗了一张网图说明一下,到底哪个是龙骨瓣。实不相瞒,在看到这图之前,本砖家并不知道紫荆居然是“假蝶形花冠”......还是庄子说的好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插播完毕。

野大豆的荚果和大豆的荚果外观几乎完全一样,都是“长圆形,稍弯,密被长毛”,但前者比后者要小很多,也干瘪得多。野大豆的种子一般褐色或黑色,小,且易干裂,完全不似大豆那般珠圆玉润。大豆的种子近球形,或椭圆形长圆形,颜色因品种而异,有淡绿、黄、褐和黑色;所以,虽然毛片就是黄片,但毛豆绝不等于黄豆。

据说野大豆为国家保护植物,查阅了一下中国林业网,在199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野大豆”赫然在列,二级。青岛的媒体也偶尔会有“发现野大豆”的新闻,好像它真的很珍稀。但以本砖家长期在农村出没的经验来看,本种分布广泛,数量不少,和“濒危”二字是搭不上界的。

有人说,野大豆之所以受保护,并非因为数量稀少,而是因为它具备改良栽培大豆性状的潜质。也许吧。在我幼年读到的《植物奇观》中,提到一位美国大豆育种专家在中国遇到了野大豆,立刻如获至宝地拔了一棵带回了国内......这故事能信吗?我看悬。

不管怎么说,这可能是我见过的唯一一种处在野生状态的重点保护植物。嗯,国家二级,应该引起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