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饮食,你吃慢一些或者分成几次吃,血糖可能就不会像原来那么高,有时候降血糖可能就在于这些饮食上的小细节。 一口饭嚼30下 实验证明,咀嚼速度的不同可以影响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咀嚼速度快的人比咀嚼速度慢的人要少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吃东西太快还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 吃太快的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吃饭速度太快更对糖友不利。这是因为,中国人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如果吃得太快,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充分咀嚼,口腔唾液中的淀粉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食物就已经快速咽到胃里了,这样一来,食物就只能靠胰腺分泌的淀粉酶来消化了。 这样容易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糖分一次性大量涌到血液中,导致血糖迅速上升。另外一个是加重胃和胰腺等脏器的负担,时间一长,容易导致一些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发生。 一般一口饭咀嚼30次再咽下,这样即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又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仅能远离餐后高血糖,还有减肥的作用。 少吃多餐,把3餐的食物分为5餐 有的时候病人血糖控制不满意,医生所调整的就是从每天2~3餐改为4~5餐而已,虽然进食量并没有减少,也没有调整药物,病人的血糖却从此变好了。 “少量”的意思是每餐少吃点儿,这样就不至于使餐后胰岛负担过重,血糖也不至于升得太高,也就是说避免了餐后高血糖。 “多餐”则是多吃几顿,或在两餐之间加上一次缓冲餐,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作用高峰时出现低血糖,也可避免一天饮食总量过少,影响人的体力和体质。 搭配着吃,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血糖生成指数)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 也就是血糖升的高;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营养师龚仆表示,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生成指数比较高的就少吃点。而对健康人来讲,也并不是所吃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越低就越好,理想的水平应该保持在55~75之间。 合理搭配饮食可以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说,光吃“米饭”,它的血糖生成指数就88,而吃“米饭+猪肉”这个血糖就达到了73.3,指数稍微偏高,而如果改成“米饭+猪肉+芹菜”的食谱呢,血糖指数就可以下降到57.1,这个水平就比较理想了。再比如牛肉面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达88.6,搭配点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来吃,血糖生成指数就能降低到比较好的水平。 |
|
来自: 高山ksf6mt8oxb > 《2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