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见|理解性教学视角下的翻转课堂

 叶老师YP 2016-07-23


我们知道,翻转课堂主要是有这样的优势,第一个是学习的自定步调、第二个是个性化评测和全过程评价。传统的CAI是“从人灌到机灌”,翻转课堂利用不好的话,我个人觉得,那就是“从统一灌到个别化灌”。从以前面对所有的人,用多媒体去给灌输这样的内容,现在变成了每一个人我去给你灌输这样的内容。所以,如果我们的目标定位不发生改变的话,翻转课堂可能起得反而是适得其反的作用。


今天我会通过我们所做的一个单元的翻转课堂实践,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去用理解性教学这样的一个理念去重构我们的翻转课堂。

呼唤理解

我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的翻转课堂,翻转了经验没有?是不是还是我们先讲然后学生再来学?经验的翻转是这样的,我们不是完全告诉学生,而是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去体验,更多的应该让学生去经历。有这样的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真正让学生参与是最重要的。因此,翻转课堂的出路就是我们要把目标定位在“理解”,把“理解”作为我们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就像我们现在做的核心素养一样。当然,关于核心素养很多专家也都讲过。说实话,我个人对中国现在的这个核心素养有点晕。晕在哪里?现在各学科也搞了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到现在我都没有想清楚: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我们建立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因为我们现在要给学生教的内容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去压缩,最后提炼出来经典的几个内容教给学生就OK,但我们现在又回到了各个学科。所以我觉得我们真的还是要把目标定位在“理解”,学生要理解什么,我们怎么去促进他的理解,而不仅仅去教学生去“知道”去“了解”。什么是理解呢?理解的含义不仅仅是“明白、懂得意思”,而应该是明白事物内在的联系,然后能够把它迁移应用到其他的事物、其他的情境下。我们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理解“理解”。从深度上来看,理解是“发掘(Unearth it)、分析(Analyze it)、质疑(Question it)、证明(Prove it)、·概括(Generalize it)。从广度上来年地,理解是“连接(Connect it)、描绘(Picture it)、延展(Extend it)”。“理解”一定是我们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而不是仅仅知道表层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也是我首先想跟大家分享的。最近我在看一本书,是戴维·珀金斯写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我觉得这本书写得特别好,对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提出了非常好的一个质疑。高考结束后,江苏省的数学卷子发到群里,我们所有的博士都在做,我跟我的师妹做完之后发现,我们学了这么多年,高考还考了高分,结果发现高中的数学题现在我只会第一道题,只做对了一道题,那高中数学我为什么要学呢?很多人就会讲了,是为了锻炼你的数学思维,对吗?数学除了锻炼思维还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一定要锻炼数学的思维呢?锻炼别的思维不可以吗?我常常思考,我们教给学生很多东西,到底什么东西是我们最值得教给孩子的?我认为我们对一个事物要做深度的理解,这个深度的理解要以“活用”为标志,因为“活性知识”才是你的核心知识。“什么是知识?知识就像自行车,能载着我们到达某个目的地。”而受教育就是学会一门艺术,一门运用知识的艺术。我们学知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去生活,更好地去看待世界,更好的去理解我和他人。但我们现在把学知识当作人生的阶梯,当作改变命运的东西,仿佛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事实上,知识本身是中性的,没有“惰性(InertKnowledge)”和“活性(Activated Knowledge)”之分,但现代的学校教育主要教运算法则、科学公式、历史事实,却不教运用这些知识的思维技能,导致孩子们学到的都是碎片化、彼此不关联的信息点。因此,我认为可能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都需要有一个重构。为什么我们要对某一个知识做深度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说“我就知道了”?因为你仅仅简单的知道而不会把它活用,是没有价值的。珀金斯认为“活性知识”一定是以深度理解为基础的,是有活力的,可建构的,跨学科的,既能相互连接,又能解决问题。能孕育发展出新的知识,更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了解、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我们只需要把某一些知识挖深挖透,活学活用之后就ok了,就够孩子一辈子来用。

促进理解

促进理解其实就是要重构教学流程。传统的教学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获取信息、知识建构、迁移应用。那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能不能逆转一下,先让你迁移应用,而为了要“用”就需要你去获取信息,从而在知识的迁移应用中去实现知识建构,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流程一定不是线性的,不是永远都是教一个新知识,通过知识建构,把它深入到你的脑子中,然后你在新的环境上去用。根据理解性教学的理念,我们重构了关于翻转课堂的一个设计的流程,定位成四个方面:首先,确定着重理解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如果没有着重理解的教学目标,后面所做的其它工作,其实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目标花得功夫很多。其次,创设引发理解的衍生性问题情境。不是我直接告诉你,而是我给你创设一个情境,让你在这个情境中去生发出你内在的动机。然后,组织强化理解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后,开展助推理解的持续多元评价。


我们选择了无锡一个实验小学作为试验学校,针对小学5年级数学统计二这个单元,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去进行实验。这个单元主要是认识和掌握复式统计表,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试验过程中,我们花的精力最多的不是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前活动,如何去做我们的微课程,如何去设计测试题。我们花的精力最多的是我们的第一个步骤:确定理解性的教学目标。因为最初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目标直接去教。我们一定从整个单元出发,重新去理解,为什么小学数学要教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中最核心的点是什么?这个点明确了以后,其他的东西就围绕着这个点而展开。前面有个专家提到了“数据驱动”,包括科大讯飞测试的卷子。想一想,收到这些数据后,你有没有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哪些数据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就像我们去打人一样,比如说你一招就想把别人打伤,你会打哪里?都是打人,我可以打这个人的胳膊、脸、心脏,很多地方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想一招打死他的话,你会打呢?太阳穴和心脏,对吗?这是关键的部位。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要学习这个单元,我们把哪个知识点掌握了,其他的知识就会迎刃而解呢?做这个知识的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其实花的精力最大的就是在这儿。因此基本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基于单元的分析和设计。为什么要“基于单元”?因为我们去跟很多老师去磨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老师一般是基于一节课,但是我觉得信息技术如果在一节课中去运用的话,是很难展开的。所以,着重理解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基于单元再构,而不是基于课节去再构。我觉得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是基于单元,一定是指向学科的本质。我们首先对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


当然这个梳理梳理的还不够,我们还要找出来它最核心的点是什么?最核心的点是认识和掌握复式统计表,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最难的是从单式表怎么到复式表。围绕着这个核心的点,再去重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会跟我们现在的传统的教学目标不一样。

传统课堂教学目标


 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完成统计图表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课前自学和课堂巩固,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的栏目含义和结构特点,正确读出图表中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通过课堂任务,学会科学收集数据,正确填写完成统计图表。

 通过课堂讨论,能够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

 通过课堂活动,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理解性教学视角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在去了解它,知道它,而更多的是应该把它放在一个情境下怎么去应用,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把知识能够运用和迁移起来。


针对翻转课堂教学目标,接下来就要规划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了的单元流程。最后的“综合拓展课”,是在传统的课堂里没有的。校长特别强调,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个知识点综合运用,否则知识学了以后,仍然只是学生了解、知道,没有综合的去运用。所以我们是把整个单元做了这样的教学流程的重构。也就是,首先确定了理解性的教学目标,做了这样的一个改变。第二个就是怎么去确定它衍生性的情境。大家不要觉得翻转课堂似乎又是多么新的,多么革命性的东西。如果你还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去教,那么你仍然是传统课堂的一个搬家而已。我们在这里很强调的是一定要给学生设置这种衍生性的问题情境。在教的过程中一定不是上来就让他看视频,一定是给他设计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上来就让告诉学生单式表怎么到复式表。而是让学生先去尝试,给他一个这样的任务,让他自己先从单式表化成复式表,尝试了以后,再通过微视频去教学生。教了以后再让他尝试单式表怎么合并转换到复式表。所以一定不是上来就通过这种微视频把这个知识传授给你,而是让学生先做后学,这样才能够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他才会愿意去理解。内在需要产生认知内驱力,学生才能能够去理解我们学的意义。否则虽然使用了信息技术,虽然成为了所谓的翻转课堂,但其实还是传统的方式,还是“我要教”,只不过是从原来有老师教,变成了微课来教,没有任何变化。另外,学生课前学了,课上一定不完全是老师去做检测,更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然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老师来点拨引导。也就是,学生带着课前学习之后的问题进入到课堂,然后在课堂去解决在课前自学之后的共性的问题、个性的问题,再给他提供发展性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话,它就不再是我们传统的那个传统课堂的一个翻版。


翻转课堂评价具有针对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的特点。“针对性”是指针对每一个学生,“过程性”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是全程性的评价。课前学生通过测试题进行测评,加强情境性、趣味性,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如说统计表的标题正确率只有47.92%,那么这个在课上一定是老师要着重解决的,比如说统计表里面的数据的填写,这个部分达到百分之百,那教师可以在课上可以不讲或少讲。还可以对没有学之前和学了之后画的统计表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对此对学生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实验选取无锡新区某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两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相似。我们主要是对他的动机、学习的成效理解水平和认知负荷几个方面作了一个分析。从数据上看,因为我们的实验只做了一个单元,所以学习动机对比并不是明显。我们把每个班的45个人分成了3组,按照高中差这样的成绩分下来,发现实验班和对比班比较下来,可以看到他们的后测成绩基本都有提高,最后发现实验班里成绩提高最多的是谁?是我们传统所谓的差生。他的提高,大概是比以前提高了八分,再可以看下我们的好学生,只提高了一点点。大家可以看到像翻转课堂这样的形式对谁最有利?对,差生。其实翻转课堂对于我们传统的这种所谓的差生是对特别有利。为什么有利?后面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访谈的时候,不少学生提到了一些理由。对“理解的水平”,我们也做了分析。同时又对学生做了一个“认知负荷的差异分析”。其实我特别担心一个问题,担心什么问题呢?我一直在跟研究生讲,我说通过翻转课堂以后,学生是不是比以前更累。我特别担心因为过程开始就不断地在评测,过程中不断的让学生自己做任务,学生是不是比以前累了?那我们最后测下来发现什么?学生的认知负荷没有增加,竟然比我们的对照班还小了。当时我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还有点纳闷。我的学生后来去做了访谈,了解到可能认知负荷小,是因为学生情感上的这种压力小了。学生的这个访谈其实很有意思。有一个学生接受访谈的时候,他说:“我觉得翻转课堂学起来更轻松,因为我不愿意听老师带着批评的语气讲课,我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视频,一直看、反复看,我就能弄懂。我的学习节奏比较慢,我不喜欢老师和家人催着我学习,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学习。有了翻转课堂,我觉得我更加爱看视频,当然是指学习的微视频。老师耐心绅致的讲解对我很有帮助,可能我就是一个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吧,但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他样的学生,他觉得我就是自己可以去看视频。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学生,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差生,他说的更典型。他说:“以前我的数学成绩还很好,但是过了三年级,我的数学成绩就开始变差。我很着急,我的爸妈也很着急,刚开始我的爸妈会给我辅导。后来,他们忙了,有些地方自己也看不懂,就带我去上课外辅导班。有时候,作业没有完成,老师也会额外辅导。我很害怕辅导,因为辅导的时候容易出洋相和受批评。但是,我觉得我自己能学会,我想要自己慢慢的看,等到有问题的时候再请老师同学帮忙。我想,这样的话我会迚步更快一些。”看到这个,我就想,对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可能现在传统教学还不够,翻转课堂可以给他这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当然了,不都是正面的回应。还有一个学生说了,“我觉得也不要一直都用翻转课堂,一段时间使用几次就可以了。或者说,在合适的情况下再使用翻转课堂。因为,要是一直老用翻转课堂上课的话,时间长了,大家也会很累。我喜欢轻松一点学习,作业不要太多,任务不要太难。有时候需要老师多讲,我们才能记住。有时候不需要老师多讲,我们自己看就能记住。所以,不同的情况也需要不同的方法。”为什么很累,因为翻转课堂会不断的去布置任务,让他无论是课前,课上,都要不断的要去完成任务。所以他会觉得很累。看了三个学生的这种访谈之后,我觉得其实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真的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翻转课堂应该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去满足:第一个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怎么满足,比方前面涉及到快和慢的问题,快生和慢生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有的学生直接就提出来了,说老师你播放的微视频速度慢了,有的学生就说老师你播放的微视频太快。其实很难去针对每一个学生去设定它能够满意的速度的这个微视频。我们只能用统一的微视频去教他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可能还需要在翻转课堂全面实施过程中去进一步考量。个人觉得,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尝试,还有们本土化的实践还要更加多元。


当然,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家中翻转、校内翻转,还可以课内翻转。当然不一定要有翻转课堂这个名头,也不一定大家都要叫翻转课堂。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其他的一些名头去做。

展望

我们发现国内于翻转课堂大概是从最初的非常热非常火,到后来普及了一些学校,再到现在的很多的反对的声音。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很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你去做了,尝试了,然后你再来说我们的翻转课堂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那么你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话语你去说,它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我们在教学中怎么能够去开发出适合学生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出来?这就是我跟大家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刘晓静根据2016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上的报告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