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时间变成水 2016-07-24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本篇孙子命名为“虚”、“实”,不但描述了何为“虚”、“实”,并且阐明了导致斗争形势“虚”、“实”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对手的“虚”与“实”取得胜利。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这里从时间上抢占先机的重要性,先到达战场可以熟悉环境,为战斗做好准备,同时适当休息调整状态,使得自己的力量充“实”。而后赶到战场,身心疲累,如果仓促应战,必然手忙脚乱,战斗力“虚”弱。对此,孙子得出流传千古的的至理名言:“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到点破了竞争战略的根本原则。千百年来,无论久经战阵的将军,还是纵横商界的企业家,无不将此牢记心中,以此作为衡量每一项战略措施推行的效果。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而怎样才能实现“制人而不致于人”呢?孙子随即提出实现的手段“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就是说要实现对敌人的控制就要像制作“遥控板”一样设立机关,而这个“遥控板”上只有两个按钮“利”和“害”。只要我们按下“利”(给敌人一种能获得有利地位的机会)就能调动敌人采取行动;只要我们按下“害”(给敌人一种将处于不利地位的威胁)就能使其停止行动。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这里提供了进攻与防守的理想模型供大家参考。进攻一定能够取胜,是因为进攻敌人所不守的地方;防守所一定能够巩固,是因为防守敌人没有进攻的地方。这里进攻与防守措施的实施,其立足点都是着眼于对手,而不是单纯地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毛主席曾经在建国初期批评广东军区防御失策时说:“许多党员打了二十几年的仗,忽然把经验都忘了,到处修工事,畏敌如虎,你们应加教育,叫他们不要如此。”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那怎么才能做到进攻与防守的理想化呢?孙子提出解决方法:“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就是说当对手暴露意图和战略展开的时候,而我方没有暴露,这样我们能够保持机动性集中力量打击分散开的敌人。我方集中形成一股力量,对方分散开变成十股力量,我们用全部力量攻击其一股力量,就会形成以十比一的力量对比优势。我方人多势众对方力量单薄,就可以战胜对手。这一点被后世将帅应用多次,屡试不爽。后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胜明军的“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基于这个原理。解放战争中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将各个歼灭敌人”也是对此的出色应用。

(有更多精彩,欢迎继续关注!)

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六(怎样不受制于人?)

(欢迎热爱历史谋略的朋友搜索微信公众号:moulueyubingfa 或点击右上方蓝色小字“谋略与兵法”关注。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