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是中医师们对疾病辨证论治的计算装置 《伤寒论》六经提纲、病情要点及演化成为“中医临床六经辨证”的“六经”概况: 一曰太阳。 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字为提纲, 恶寒二字为病情要点。 太阳病概念:病变初期,正气抗邪,交争于表,邪气在表,可以表解。正气实 则实化麻黄汤;正气虚则虚化桂枝汤 二曰阳明。 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 恶热为病情要点。 阳明病概念:病期中早,正气充实、邪气入“胃”(里)、正邪交争激烈。正气实 实化为有形者 承气汤 虚化为无形者 白虎汤! 三曰少阳。 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 喜呕为病情要点。 少阳病概念:病期中早“胃虚”半表半里,而虚热上炎、热在上焦,(少阳为阳阴之枢纽。转入阴分,即以阳虚为主)! 免疫失调,宜和解。用小柴胡汤! 四曰太阴.。 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二十三字为提纲; 食不下三字为病情要点。 太阴病概念:脾胃俱虚,双根不足!土虚之治,或宜补火!故有“欲行补土,先当补火”之说!常用理中汤 附子汤! 五曰少阴。 以脉微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 但欲寐为病情要点。 少阴病与厥阴病概念:共为下焦气血皆虚。双根不足,肾阳为首!太少合病,麻附辛汤!太阴少阴,理中 四逆! 六曰厥阴。 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为提纲; 不欲食三字为病情要点。 厥阴更见虚热上炎、热在上焦,(厥阴为阴阳之枢纽:厥阴者,阴之尽也,阴尽阳生)!乌梅丸是主方! 直中三阴,由阳转阴,阳虚也! 病在三阳,不入阴分,根实也! 六经本意原指:日-地液态水系统的六种温阶状态。 《伤寒论》首创将六经用作辩证法的计算器: 以病在三阳为有阳气内存 其病为轻 为浅 为在表 为正气充实 为易治;以阳气衰微之病为重 为病在里 为虚 为寒 为难治! 认为人之患病当始终表现为阳气盛衰虚实,并以使用附子温经回阳作为针对性的治疗! 一旦没有阳气了,怎么去分清浊,怎么去疏布三焦,怎么主呼吸、主运行呢?血何以生呢,湿何以化呢? 这也等同于天无日的状态。 因而认定: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辩治万病的法则:理中扶阳 确定万病的提纲:六经辨证 伤寒六经就是中医万种疾病辨证论治的计算器! |
|
来自: 靠谱756lpp0tkr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