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溺水急救,别信谣传

 飞天保龄 2016-07-24
       夏季,溺水事件高发,近期的朋友圈疯狂传播着一条溺水急救的信息。

[转载]溺水急救,别信谣传

当热心的人们奔走相告,终于有个办法可以挽救生命时,医生们讶异愤怒了,如此有违医学常识的信息竟然打着“医生强调”的幌子,如此重要严肃的急救知识竟被传得如此荒谬。

倒挂控水为何不可取?

“倒挂控水”或许是希望通过倒挂的姿势将进入胃部及肺部的水控出,但实际上“控水”在溺水急救中没有任何帮助。

首先,进入肺部的水并不易控出,控出的大部分是胃内容物(包括胃内的水还有食物残渣),反而增加发生误吸的风险。

其次,如果溺水者已经呼吸心跳骤停,需要马上心肺复苏,任何多余的举措都只会贻误宝贵的救治时机。

那么,发生溺水事件,该如何急救?

正确的溺水急救

首先,发现溺水者,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儿童、不会游泳者或者溺水同时存在触电可能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注意),尽量借助工具第一时间将溺水者营救上岸,同时请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接着,确认溺水者处于何种状态,根据相应状态进行急救。

如果溺水者意识清醒

先拍打和呼喊,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溺水者有反应(婴幼儿可能会哭泣),说明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请帮他换掉湿衣服,做好身体保温,陪伴他等待120的到来。如果溺水者是婴幼儿及儿童,陪伴等待时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减少孩子心里的恐惧。

如果溺水者意识不清

1、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请检查其呼吸脉搏。首先解开溺水者衣物,使其平卧,压额抬开,开放气道,同时扫描溺水者的胸腹部,看有没有上下起伏的动作,观察的时间是5~10秒。

2、如果溺水者有呼吸有脉搏,我们就要为其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密切观察呼吸脉搏,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3、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仅有喘息,脉搏微弱,要立即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若是通过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后脉搏心跳逐渐恢复,呼吸也逐渐改善,可以继续参考2。

4、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仅有喘息,没有脉搏,立即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先进行人工呼吸后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2:30的比例持续实施,至溺水者的呼吸和脉搏恢复或直至急救人员的到来。

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仰头抬颏开放气道,保持溺水者气道开放同时,吸一口气,一手捏住鼻孔,用嘴盖住溺水者的嘴,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过程中观察胸廓是否有隆起。

胸外按压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务必让溺水者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将多余的衣物脱掉,将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乳头连线的中点,将另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第一只手上,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幅度为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到正常位置。

婴儿1岁以下的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将婴儿放在一个高度适中的结实平面上,这会方便实施心肺复苏;

仰头抬颏开放气道时,切勿太往后仰,以免压迫颈部的柔软区域或颏部下方;

婴儿的人工呼吸,请用嘴整个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

婴儿的胸外按压,请将一只手的两根手指放在乳头连线中点下缘一横指处(并避开胸骨末端),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幅度为至少4厘米,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到正常位置。 

幼儿儿童1岁以上但尚未到青春期的儿童的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仰头抬颏开放气道时,切勿太往后仰,以免压迫颈部的柔软区域或颏部下方;

幼儿儿童的胸外按压,请将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乳头连线中点下缘一横指处(并避开胸骨末端,如果一只手按压幅度无法达到5cm,请将另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第一只手上,采用双手按压),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幅度为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到正常位置。 

TIPS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所以,溺水急救中人工呼吸很重要,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溺水者先进行人工呼吸后胸外按压。如果身边有其他人也会心肺复苏,请合作进行或者交替进行,以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

安全注意事项

最后,提醒大家,溺水事件不仅仅发生在泳池等水源地边,也常会发生在家中。婴幼儿家居溺水屡屡发生,曾有新闻报道,幼儿掉入马桶溺水身亡,家长去接电话儿童溺亡在浴缸中……类似事件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排查家居安全隐患。

居家时的注意:

注意家中用水安全,将洗手盆、洗衣盆、浴缸等盛水装置中的水及时放掉;卫生间的门平时应该处于关闭状态;马桶盖子平时应该处于关闭状态;家长应告知孩子马桶中水的危险性。

外出时的注意:

家长告知孩子不得在没有成人看护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游泳时注意水域安全,选择在安全的游泳池,避免户外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水域,并且与游泳中的孩子保持安全距离。

家长教导孩子基本的自我保护和自救办法,告诉孩子若发现危险,立即大声呼救,不提倡未成年人盲目涉险帮助他人,以免发生意外。

特别提醒孩子,喷泉水池是景观,千万不可越入嬉戏游玩。

最后,请大家提醒身边转发过“控水”图片的朋友,删掉这条朋友圈,勿让谣传继续传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