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人,当【南海问题】遇上2017高考.....

 启程的男孩 2016-07-25


7月12日下午,南海问题刷屏微博and朋友圈

微博热门【南海问题 】登顶第一,成为头条!!!

12日下午17:04分,

@央视新闻关于南海仲裁结果发出声明:




于是,爱国的画风越来越汹涌

只因为我们所有人




然而正在我们激愤交加的时候

突然被菲律宾的画风蠢哭了......

不要欺骗我,我书读的少......




网友纷纷斗图

小菲菲,你说你为啥要作死呢?



天天也参与了斗图大家庭

小伙伴们请自取表情包~


so,2017高考的苦逼宝宝们

【台湾问题】屁股还没有坐稳,

就迎来了【南海问题】!!!

天天表示一个大写的同情

下面天天送上【南海问题】的考试知识点

宝宝们要记得收藏哦~


我们中国的领土最东端在东经135度2分30秒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最西端在东经73度40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线上,最南端在北纬3度52分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在这里的每一寸领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地理篇

名称:南海,The South Sea of China,或China' South Sea 。


范围:九段线(国界线)内的是中国领海。


面积:九段线内的南海是210万平方公里。


主权:中国确立九段线内岛滩等及附属海域的主权。


南海诸岛:古称长沙分为四沙,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南海是中国南方那个被陆地大体围绕的整体水域: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东接菲律宾群岛,南邻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南海海水表层水温较高从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盐度为35‰、潮差平均2米。


气候特征: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1.终年高温

年平均气温在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最热时极端达33℃左右。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温差较小。


2.雨量充沛

南海诸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集中于夏半年的特点。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年降雨量1392毫米,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却达104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3.季风明显

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中国南方海洋。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4.台风影响

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


礁体岛屿:南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曾母暗沙、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有“中国家鱼”的美称)


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


水产: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


由于南海属于热带海洋,适于珊瑚繁殖,海底高台处形成珊瑚岛,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岛屿。


植物: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一般以麻枫桐树组成的纯林为主,称为“热带海岛型常绿林”。有人群居住和渔民们经常过往的岛屿上更是蔚然成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木麻黄,树高10多米,由于易于栽培,生长迅速,是各岛屿主要的海岸防风林,栽培较多的树木还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桉树等等。另外,各岛屿还种植有各种热带水果、部分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


矿产(“第二个大庆”):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二百亿吨。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



历史篇

起源发展:

1.先秦时代(概念)


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南海名称很早就出现于古籍。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


2.明朝时期


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3.首现地图(汉)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地形图》是现存最早标绘南海的地图)。


4.唐代


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5.汉代


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


6.明代


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7.现代


中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时为国民政府)从侵略者日本手中收回了南海诸岛。


8.1946年,中国政府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9.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确定“九段线”。


主权大事


中国台湾: 

1952年的《对日和约》中明文规定,归还中国。


1971年7月29日,菲律宾派遣部队登陆中业岛。台湾海军曾打算抵抗,但因当时接获台湾当局急电:不挑战,故并未作出抵抗。


1980年1月12日,设立“渔业工作站”,迄1987年设立“台澎地区渔民服务站”,推展各项渔民服务工作。


1992年6月12日,由内政部负责筹组“南沙小组”。


2000年1月28日,成立“海岸巡防署”,接管太平岛。


中国大陆


1974年,与越南(南越)爆发西沙海战,夺回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管辖。


1988年,与越南在赤瓜礁海战,控制了赤瓜礁等七个南沙岛礁。


1992年,公布领海法。


1997年,重申南海U形领海线及其内之所有岛礁之主权

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意为西沙、中沙、南沙),管辖南海各岛屿。


政治篇

争端起源: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此后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控制一些地方,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问题由来:


1. 经济因素: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2. 历史因素:

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3. 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似乎给东盟各国争夺南海提供了法律依据。1982年海洋法规定“一国最外端的一个岛礁与另一个岛礁可以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在海洋法上叫做‘基线’,是划分海域的关键性要素。


4. 时代因素:

冷战结束后,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调整。南海就是这个平衡活动的重要砝码。


基本原则: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好好学习,天天象上

祖国领土就靠我们守护了!

加油吧!骚年!

天天看好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