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石如篆书解析(四)

 百了无恨 2016-07-25
三、对于后世的影响

  应该说,邓石如对于整个清代篆书发展功不可没。换一个角度,在其身后,其书印尤其是篆隶书为很多人所效法,这当中不乏名震一时的代表人物如吴让之、赵之谦乃至后来的莫友芝、吴昌硕等人,在“邓法”的基础上求变,成一家之面目。清代篆书虽然书家密度极高,但出类拔萃者不过这数人而已。


  邓石如书《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在邓石如之后,诸家各择一端,加以发挥,风格殊异,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全盘继承,以吴让之为代表,秉承邓石如衣钵,加以完善。就其书印而言,篆刻技法更加成熟精到,篆书则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二是柔媚化,以徐三庚和赵之谦为代表,在笔法上做文章。徐三庚延长起收笔,极尽粗细变化,但变得有些花哨;赵之谦以邓氏隶书的起笔方法来写篆书,融入魏碑笔意,别出心裁,亦难免轻佻。三是质朴化,如杨沂孙、吴大澂等。杨沂孙学篆书初学秦石鼓文,自邓入手,后又参以两周金文笔意,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遂自成一家。吴大澂涉猎很广泛,举凡金文、小篆、诏版等尽收囊中,总的来看,平正有余,灵动不足,然自然质朴,亦属个人之长。四是初始师法邓石如而后变,化出自家面目,以黄士陵和吴昌硕为代表。黄、吴二人书印皆师法邓石如,虽然取法相近,但风格差异极大,审美观很关键。黄士陵后来取法三代吉金,另辟蹊径,吴昌硕抱紧石鼓文,以此为范,自成一家,与邓石如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五是装饰化,弃方多圆,以莫友芝为代表。邓石如篆书中吸收了碑额和汉篆的成分,莫友芝专擅以此加以发挥,多圆转流利,韵味十足,立于清代书林。其余诸家皆法邓而各取所需、各有专擅,然个人面目稍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