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皇帝,不过是历史上的值日生

 Jimeo2016 2016-07-26


谁都没有真正的爱情,而只有一见钟情。 —— 查普曼


名校课表分享:请在本号对话框中输入:北林课表、中传课表、首师大课表人大课表北大课表北师大课表北邮课表学院路共同体课表、 中科院课表北理工课表、自动提取。更多分类信息请进入本公号底部参看【讲座分类】【演出展览】菜单栏。

其实所谓的真天子,推到最根源的地方,不过就是历史上的值日生。但是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优秀的值日生,这个值日生太优秀了。我们小时候都做过值日生,我们(连班级的值日生)做得都不太优秀,宋太祖(却把中国历史的值日生)做得那么优秀,太优秀了。这是他仁德的一个表现。
——江南提学

不杀柴氏子孙
他的仁德还体现在他对待前朝的态度他是从人家手里把江山“禅让”来的,后周柴世宗的儿子才7岁,政权落到宋太祖的手里。宋太祖也写了一个铁券给姓柴的,当时下了铁令,只要宋朝还在,柴氏犯罪不究,谋逆只可以暗地行刑,不能拉到当街斩首羞辱人家,更不能株连任何人。

宋太祖的权力是从后周禅让来的,可是宋太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他觉得对不住人家,所以才有这样的铁券,一直到大宋朝结束,柴氏都享受最高的待遇。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铁券
还有,宋太祖立了一个毒誓,宋代人都说宋太祖做了一块誓碑,找一块石头刻上誓词,然后用红布蒙上,放在他家祖庙里。庙和陵不一样,陵是身体埋在那里,庙是纪念他的地方。

他规定以后不管谁当皇帝,当皇帝之前先到太庙里,把红布揭开,把碑文背下来,牢记在心,然后再出去当皇帝。

石碑上写的什么呢?三条训令,一、不杀柴氏子孙,二、不杀读书人和给你提意见的人,不杀骂你批评你的人,三、子孙有违此誓者,皇天不祐!咱们老赵家现在天下当皇帝,不能杀柴氏,不能杀念书人,只要这两条,哪个皇帝违背了,不管什么时期,只要是赵氏的后代,上天就不再保佑我们老赵家江山了,随时可以夺去,我们家的天下,就不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上天就不保佑我们了。
这个起誓不得了,这是个人对个人发的誓言。所以宋朝对知识分子政策非常好,开国之初,“陈桥兵变”的当年,宋太祖就没有停止科举考试,然后又实行文官政治,提出任宰相当用读书人,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又认定道理最大。

道理大于权利
天底下什么最大?生活在功利主义的氛围里人们都会说,天下什么最大,连这都不知道?不就是权力大嘛!所以大家拼命捞权,要么是拼命捞钱。

老赵家的宋朝不讲这个,他讲道理最大,你给我讲道理看,你有权力你指使我,你为什么这么指使我,你为什么把事情引领到这个方向去,你要讲道理。
道理只有读书人知道,读得书越多,懂得道理越多,所以宋朝开创了文官政治的先河。文官政治的范例不仅对中国,对人类历史做出重要贡献,我们现在看东亚社会,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等,他们的文官政治都是从宋朝学来的,所以大宋朝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且由于他尊重知识分子,宋太祖凡事都跟读书人有历史文化知识的人商量,宋太祖这么有权力,却从来不轻易动用权力,他跟你商量,国家大事也一样,在国家统一的方略上,宋太祖一度想先打北汉。他觉得契丹老骚扰中华民族,北汉总给契丹做前驱,我先把它灭掉,他们太坏了,然后顺便把燕云十六州夺回来。
宋太祖没有心血来潮,说大家按照我的指令来做。他不这样,他跟宰相和弟弟喝酒,跟他们商量。宋太祖和大臣商量事时经常喝酒,在自己的皇宫里喝,到宰相家也喝。他借着喝酒提倡自己要先打北汉的想法,但是宰相和他弟弟都不同意,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是说这样不太划算,虽然北汉小,但是契丹老支援他,难打。南方这些看似大,但是很容易,先把南方收拾完了再打北汉就容易了。宋太祖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大家的意思,照着原来的方略,还是走先南后北的步伐。

保护知识分子和武将
商量就是尊重人,包括对待赵普受贿那件事。赵普是宋太祖的宰相,江南国和吴越国给赵普送礼,赵普很害怕,把这个事告诉宋太祖。宋太祖说这是人家孝敬你的,孝敬你就是孝敬大宋朝,为什么?人家觉得你是大宋朝当家的,才待见你,那就是待见咱们大宋朝,要不收下来,显得咱们太小气。

这是宋太祖的想法。他跟人家商量,包括处置人,之前都跟人家商量,所有的民主都来源于商量,他不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李云中 绘)
所以现在日本很多研究中国国学的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宋朝有深入了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国的宋朝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专制主义时代古典民主的典范高峰。什么意思?基本上达到了君臣共治,虽然不叫君主立宪,但是天下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是大宋朝的。这就使得知识分子积极努力,踊跃参与国家的建设和改造,这是他对知识分子尊重的一个现象。

在宋代重视知识分子反面,很多人看不懂,说宋朝是重文轻武,对文臣好,对武将不好。不对,宋太祖对推举他当皇帝的禁军将领,给他们那么好的条件,让他们自己陈述说我身体不好,箭伤未愈,所以要退到二线上去了。
北宋文官出行图
这种做法,既给了他们尊严,又把国家政权的危险性的因素解决掉了。宋太祖对武将的好,好到什么程度?他不仅不杀文人,你看他对武将的做法。

(再举一个例子)他有一个将军驻守大宋朝和辽国交界的地方,这个人叫李汉超,非常厉害,很多年打的契丹不敢接近大宋朝的边境。但是李汉超有一个毛病,他喜欢抢农家的妇女。

结果有一家就告到宋太祖面前,宋太祖召见了这个上告人,说你女儿被李汉超抢去了,你不愿意,说他要不抢你女儿有什么结局呢?两个结局,一个是嫁给普通的老百姓家,过一生村妇的生活;再一个,李汉超将军要不是那么勇武的守住边境,你女儿早被契丹抢去了,那不是更惨了。
宋代骑兵
老头说皇帝你看问题深远啊,真是这个情况,但是他抢了我的女儿怎么办?宋太祖说这样吧,我给你点补偿,李汉超这个事就不要追究了。然后他找李汉超,以后再不许做这个事,把李汉超给保下来了。

如果站在今天来看,我们都会说宋太祖这不是徇私枉法吗?不是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人的观念,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平等的,如果是普通农民抢了人家的女孩,宋太祖没准打个半死,但是李汉超不一样,他给国家守卫边境,功勋卓著,没有他契丹早打进来了,所以宋太祖才这么对待他。
文章来源:公众号北大博雅讲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