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那些起义大哥都没好下场,小弟却能得天下?

 等待MYLOVE 2016-07-26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造反史。


引孙猴子名言为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BUT,历朝的造反大起义,有个“首倡者”定律:率先揭竿者得不到天下。而且,不但得不到天下坐不到龙庭,基本上下场都很惨


一、

1、秦末大起义之陈胜

陈胜,戍卒,公元前209年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率众起兵,喊出了启迪后世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反秦大起义的第一人。在陈郡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风云一时。


结局:被秦将章邯击败,遭车夫刺杀而死。


2、新莽末之王匡

王匡,公元17年与王凤在湖北绿林山领导饥民起义,拥兵数十万,刘秀兄弟都是其下属,率起义军攻占洛阳。


结局:遭更始帝刘玄疑忌出奔,后投降刘秀,为刘秀部将所杀。


3、东汉末之张角

张角,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结局: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地方军阀镇压,三国时代开启。


4、隋末大起义之王薄

王薄,大业七年(611年),与同郡人孟让聚众起兵,自称“知世郎” ,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拥兵数万声势浩大,率先拉开全国义军反隋大幕。


结局:起兵一年后被隋将张须陀击败,先后投靠宇文化及、李渊,后被仇家所杀。


5、唐末大起义之王仙芝

王仙芝,私盐贩子,公元874年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起义,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得到同行黄巢积极响应,合兵数万。


结局:起事四年后,被唐将曾元裕重兵包围,战死。


6、元末大起义之韩山童

韩山童,元末红巾军领袖,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刘福通策划“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事件,在颍州颍上起义,被推奉为明王,掀起全国性起义。


结局:起义后不久,被当地官府捕杀。


7、明末大起义之王嘉胤

崇祯元年(1628),王嘉胤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响应者蜂拥而至,高迎祥李自成都是其属下。

结局:造反三年后,遭明将曹文诏重兵围攻,被内奸刺杀。


除了这几个最具典型的首倡者,历朝历代还有多如牛毛的起义暴动,不一一列举了,结局基本都是领袖被杀起义被灭。唯一例外一点的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做了十几年天王,也是最终自杀败亡


率先起事的,率先被灭,梳理原因其实不外这三条:


其一,树大招风,吸引到敌人最强的火力;


其二,内部矛盾重重,死于内讧者多于外敌;


其三,领袖者不具备李宗吾先生总结的两大成功要素:脸皮厚,心黑。


二、

首倡者跑不到终点,那么,得天下的都是什么人?


跟随跑者“得天下——


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刘邦亭长得了天下;


在王匡王凤手下当“偏将”的刘秀得了天下;


镇压黄巾军起义起家的曹操孙坚刘备,三大势力瓜分了天下;


响应王薄起兵的李渊李世民得了天下;


跟随王仙芝的黄巢大将朱温得了天下;


奉韩山童儿子韩林儿为王的朱元璋得了天下。


古人感慨云:陈胜偏袒唱于前,刘季提剑兴于后。


谁先把刀亮起,谁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明史·韩林儿传》说得透彻: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熟谙跟随跑战术的都是战略家,野心家,皮厚心黑,无一例外。


刘邦儿子老子都可舍,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刘秀哥哥被杀反谢罪,李世民杀兄逼父,朱温先叛黄巢再叛唐,朱元璋高筑墙缓称王一朝上位屠尽功臣,哪个是善茬?哪个不是厚黑学祖师爷?


中国,造反史反应的简直就是哲学问题:出头鸟先死,隐忍者得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