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昆阳之战入手,分析刘秀为何能成为天下之主

 瓜子心 2020-08-15

西汉末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纷纷兴起。到了汉平帝时期,权臣王莽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并于初始元年(公元12年)代汉建新,篡夺帝位。登上皇位后,他颁布了一系列不合民心的政策,史称“王莽改制”。面对王莽的倒行逆施,黎民百姓尚知祸福,更何况是汉室子孙了。前有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后有刘縯、刘秀组织的起义军反莽。

今天,我们就从刘秀义军领导的昆阳之战入手,探究他是如何从众多宗室子弟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天下之主的。

王莽篡位

引言

刘秀,南阳人士,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由于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导致诸侯王的势力逐层递减,所以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能当县令这一类的小官了。但刘秀并未因此而沉沦,他勤于农事,饱读诗书,为人多俱韬略,处事极为谨慎。天下初乱时,他并没有像其他宗室子弟一样趁乱起兵,欲图天下,而是积蓄力量,肆时而动。

《后汉书》中记载道:“帝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汉光武帝刘秀

屋漏偏逢连夜雨,汉末这一段时间,恰逢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阶段之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就发生在西汉末年。这次海啸的气势与规模巨大,海水在陆地奔流数百里之远。再者,这次海啸打破了黄河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完全吞没了沿海农田。此外,这一时期有记载的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如此大的灾害,即使是在国家储备充足、社会秩序稳定的条件下也会造成巨大损失,更何况政权交替的新朝时期。一时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据《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

海啸

刘秀在看到王莽颁布的政令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天下大乱后,才深刻地意识到江山社稷正是危如累卵。刘秀为了挽救山河破碎的国家,毅然起兵扶汉。公元22年10月,刘秀等人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从宛城起兵,随后他选择攻下昆阳和周边的城池,并以此立足。因为昆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与他兄弟所在的南阳成犄角之势。

刘秀虽是为了扶助汉室而起兵的,但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众多起义军中势小力微的一支罢了,他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呢?下面我将根据当时的情况为大家做具体分析。

王莽的托古改制造成的后果

如果说自然灾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王莽改制就是一切的源头。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呢?首先,他进行了土地方面的改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私人不得买卖,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非常超前的。其次,王莽更改、增加了许多官制名,这给官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连官吏也弄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朝堂一时满目疮痍。

汉朝钱币

而最主要的是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进行了数次币种改革。由于币种繁多复杂,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十分混乱;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价值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此外,币制改革的速度之快,令人民不堪重负,每更换一次货币,百姓就要遭受一次盘剥。致使黎民百姓怨声载道,反抗的火苗应运而生。

虽然改革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我认为其实王莽的改革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我们主要从两点来进行讨论:

  • 其一、王莽将土地收为国有,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在这一点上,王莽比西汉时期的历代统治者都要高明。其实土地国有也并非是王莽所想的,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他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在当时那个土地私有的大环境下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 其二、王莽虽然在政治上的主张过于超前,但他还是在其他的方面带来了一些好的影响。他重视教育、崇尚礼仪和祭祀,在音乐、历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且他还有一项发明——游标卡尺。这比西方早了近两千年。

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

昆阳之战中刘秀的战略决策

王莽认为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几乎遍布北方各州郡,于是便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围剿势小力微的刘秀部,公元23年5月,王莽集结了40万大军包围刘秀所在的昆阳,而此时昆阳城内守军不足2万。

刘秀在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清楚地认识到如能集中力量抗击敌人,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分散各自回去,势必都不能保全。昆阳一旦失守,不出一天,各部也必将被敌各个击破歼灭。恰在这时斥候回来报告说:“大军即将到达城北,军队连绵百里,还看不见后卫。”这时刘秀经过分析情况,便做了决策,以大将军王凤率人坚守昆阳城,自己当夜率十三骑,出昆阳城南门到定陵、郾城去调集部队,准备对王莽军内外夹攻。

而此时的王莽大军进到昆阳,把昆阳包围地水泄不通,战斗最为艰苦时,城中的军民连出门打水也要头顶门板,以防中箭。

好在刘秀及时赶到,他趁新军不备,精选了三千人的敢死队夜袭王莽军。面对刘秀的奇袭,王莽军主帅张皇失措,不敌刘秀,被斩杀于兵营之中,各军营因没有得到命令,无人敢轻举妄动。

主帅被杀后,王莽军群龙无首,犹如惊弓之鸟。刘秀借此机会乘胜出击,在昆阳守军与刘秀部的内外夹击下,大败王莽军。败军在撤退途中慌不择路,因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刘宋史学家范晔也在《后汉书》里称赞道:“莽军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锋彗云。英威既振,新都自焚。”

昆阳之战

我认为在昆阳之战中刘秀的这一决策是十分关键的,他并没有因兵力悬殊而畏惧,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我状况,毕竟逃跑就意味着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在当时群雄纷争的年代,容身之处是重中之重,有了城池才能求发展、图天下。其次,刘秀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擒贼先擒王,数十万军队如何统一进行调动和作战,靠的就是军纪严明和主将的决策。主将军事水平的高低我们尚且不论,王莽的四十万大军多为东拼西凑,军事实力不强,其中也不乏被强征者,人心思汉。这几十万大军一旦指挥中枢出现了问题,就会像山洪般向四方溃散。而刘秀所带领的军队随他征战多年,兵不在多贵在精,再加上城内城外的军队视死如归,刘秀在天时地利人和统统占尽的情况下,创造了这场军事史上的奇迹。

刘秀与更始政权

刘玄,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刘秀的族兄。公元23年,刘玄在绿林军的拥护下于淯水之滨(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登基称帝,年号更始。更始元年(23年)五月,刘秀的兄弟刘縯攻下宛城。六月,更始帝入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的达一百多人。其中刘縯为大司徒,尽掌朝中大权。刘玄此人生性懦弱且多疑,当他登基接受群臣朝拜时,见到一拥而簇的众多官员,竟紧张地大汗淋漓,举手投足间连话都说不出来。他忌惮刘縯的威名,于是把他叫入朝中,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这件事对刘秀的影响极大,要知道刘玄只是刘秀的族兄,而刘縯则是刘秀同父的血脉。他深知更始帝的心性,如果自己功高震主,势必会落得与哥哥同样的下场,所以他表面服从朝廷,内心则思索着另谋出路。

更始帝刘玄

昆阳之战中获得首功的刘秀,不但不表功,反而向更始帝请罪,表示兄长犯上,自身也有过错。更始帝见刘秀如此谦卑,也就放下了戒心,并表示让刘秀出任河北,抚境安民。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深得民心。更始帝开始忌惮刘秀,就让他交出兵权,回长安待命。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自此与更始政权决裂。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

《后汉书》中记载:“周武王观兵孟津,退而还师,以为纣未可伐,斯时有未至者也。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捴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非唯汉人余思,固亦几运之会也。夫为权首,鲜或不及。陈、项且犹未兴,况庸庸者乎!”

其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玄作为汉室宗亲,只是由于某个契机才坐上皇帝宝座的,而当时的天下是不容许这样一个软弱的皇帝做它的主人的。而刘秀厉兵秣马,韬光养晦,日后成为天下之主也是意料中的。

评价:

公元25年十月,刘秀称帝,建都洛阳,采纳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公元36年十一月,在平定了最后一只起义军后,刘秀终于完成了他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梦想。

刘秀或许没有像高祖刘邦一样斩白蛇起义谋定大汉天下,但他能蓄势待发,韬光养晦,才使得王朝得以延续下去,尤其是在那个凋敝的时代。他看到自身的短板,在天下众多刘氏子孙中,他绝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是他明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点点地积累实力,最终荡平乱世,一统天下。

参看文献:《后汉书》,《水经注》,《资治通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