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中的灾难与救世

 耕田书馆 2016-07-26
    对于人文学者来说,灾难一旦发生,会自问人文的东西在社会中有没有用呢?这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的反思,对人文学科用处的反思。
  神话是文学的源头。华夏神话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灾害。在商周时只要记录下来的东西都带有一种民族经验的记忆。所以在商周神话的分类中,人类学家张光直特别划出一类“天灾与救世”。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或鲧、禹)治水这三个著名华夏英雄神话都是讲天灾的。神话用它的方式来讲述人类所面对的生存困境。中国神话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主体,与各种灾害抗争。人类需要解释灾难,神话就产生了。以洪水神话为例,全世界五大洲中只有非洲的一部分没有,剩下的地方都有。弗雷泽在著作《旧约中的民俗》(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中告诉人们,什么是“文学人类学”。它与我们在大学读的“文学”专业是有区别的。文学教科书讲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完了,弗雷泽不满足于此,他认为,单个故事要还原到世界性的谱系里。诺亚方舟也是写在《圣经旧约》中的希伯来洪水神话。弗雷泽讲了这个神话是从哪儿来的,它的背景是什么?他将各种来源的素材都排比下来,从诺亚方舟讲起,绕了五大洲,举了40多个例子,这些神话普遍的主题就是讲逃生。文学本来就属于人类,把对象放在人类的背景中,就能够看明白,它的特点也容易把握。中国洪水神话的特点就是治水,因为华夏土地灾难深重,光靠逃命不行。世界的洪水神话大都是关于逃生的,洪水的原因都是上帝的惩罚,因为人类有了过错,所以天灾的原因被归到神灵世界。弗雷泽是最早催生这种世界眼光的学者,有人称之为“比较主义者”。
  神话是什么?在文学的课堂上讲神话,好像比小说还假,比灾难片还虚,没什么实际的内容。实际上神话是当时人对不可理解现象的一种解释。人对不可理解的东西感到恐惧,但经历过以后就相对平和了。神话对灾害有自己的解释,对那些把神话当作信仰的人来说,就不恐惧,他已经获得解释:刮风有风伯,下雨有雨师,每个神各司其职。《伊利亚特》上来就讲降灾,就是瘟疫。怎么降下来的?阿伽门农王霸占了异族女子,不愿归还,阿波罗神就降灾惩罚希腊人。“罪与罚”是典型的西方叙事模式,图解了西方人理解的灾难从何而来的问题。为什么瘟疫或鼠疫的题目一直要写到20世纪的加缪?因为在西欧的文化记忆中,这是最重的灾难。这种瘟疫,作为天灾也好,作为人类犯罪由神惩罚也好,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相信这种解释的人就没有恐慌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治疗。
  回到文学中的天灾。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都没有回避灾难,而且文学还积累了很多经验。《诗经》中有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地震的官方记载。《小雅·十月之交》篇:“烨烨雷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讲的是地震后的地貌大变化。这记录的正是公元前780年的陕西岐山大地震。除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以外,在没有被权力话语当作经典的民间文学中例子就太多了。很多农谚实际上都是讲防灾经验的。民间智慧中蕴藏着丰富的族群生命所赖以存活的经验。学文学的有没有用?有用。如果一个调查报告写好了,说不定可以提供有用的启示。
  文学中还有大量内容不是直接面对自然灾害的,而是讲灾难之后人的精神,今天叫心理治疗。古时候甚至得病也不是个人的事情,是社会群体的事情,要举行群体性的仪式来禳灾驱鬼、治病。这笔文化遗产中留下来的经验,也是有价值的,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人类学的话说,其中应该蕴藏着千千万万种地方性知识。联合国减灾委将中国定位为世界上少数多灾多难的国家之一,而这个国家正在延续着几千年没有中断的华夏文明!这次抗灾中有个成语特别响亮,叫“多难兴邦”,这是从我们民族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默哀并降半旗三天,是古老仪式传统的现代重演。人类学讲仪式有两种,一种是定期仪式,跟着春种秋收的季节规律,预先安排好日期。另一种没有固定日子的,叫ritual of crisis,即发生危机时举行的仪式。这是每一个社会都要采用的。默哀并降半旗,相当于危机仪式。由于全民参与,加上媒体的重复播放,全世界为之感动,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瞬间得到极大的强化。由这种仪式提升出的哲理经验,是要把灾难化成有利的东西,变成克服灾难以后的重新动员、重新凝聚。谁懂得这个,谁就能够顺利渡过危机。所谓“多难兴邦”,就群体讲,有“居安思危”的道理;就个体讲,有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磨难的道理;从文学上讲则有“穷而后工”的道理。这都是从苦难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智慧,是我们走出灾难阴影的精神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