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综合-方剂学第二版(10)

 左左9igza0q1vl 2016-07-26

中综必背—方剂学

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出品

微信:pgyzzkyxt

新浪微博: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

QQ:25990952

QQ交流①群:457816061[已满]

QQ交流②群:254285273

QQ交流③群:324078377


本资料完全根据2015年考研大纲编写,因每年考纲变化不大,完全可以作为2016考研资料使用。特此申明

左金丸《丹溪心法》

左金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

戊己连萸芍等量,专治泄痢痛在脐。

【临床表现】

*肝火犯胃,脘,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功效】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

【附方】

*戊己+白芍{疏肝理脾,清热和胃}(肝脾不和证)

*香连丸→+木香{清热化湿,行气化滞}(湿热痢疾)

【注】

*吴茱萸用意

疏肝解郁→肝气条达,郁结得开

反佐→制黄连之寒

取其下气→和胃降逆

引经→引黄芩入肝经

苇茎汤《外台秘要》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

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

【临床表现】

*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肺痈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咳喘医。

【原文】

*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咳

【临床表现】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功效】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热喘咳证

【配伍特点】

*清中有润,泻中有补

【加减】

*肺经热重者→+黄芩、知母等→[增强]清泄肺热

*燥热咳嗽者→+瓜蒌皮、川贝母润肺止咳

*阴虚潮热者→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

*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中升麻,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牙痛牙肿与牙宣。

【原文】

*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痛。满面发热火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喜寒恶热,乃是足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其齿喜冷恶热

【功效】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

【加减】

*若肠燥便秘→+大黄→导热下行

*口渴饮冷→+石膏,玄参,天花粉→清热生津

*胃火炽盛之牙衄→+牛膝→导血热下行

【注】

*升麻用意

取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

取升散透发→宣达郁遏之火→“火郁发之”

引经

玉女煎《景岳全书》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原文】

*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如神

【功效】

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

胃热阴虚证

【配伍特点】

*清热与滋阴共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胃热得清,肾水得补→诸症可愈

【注】

*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