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实战名家——刘实君

 tjboyue 2016-07-26
形意拳大师刘实君先生

刘实君先生,字瑤琨,河北沧州人,1900年生,于1964年辞世,是我国宋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是形意门中佼佼者,是一代实战技击名家、一代宗师。刘实君先生自幼酷爱武术,五岁习武,先后拜刘德寛、纪子修、宋虎臣(宋世荣之子)为师。从学八极、六合通臂开始入手,最终皈依形意门,主修形意 、八卦 、盘根气功,精通散手技能,出手似闪电,有'快手刘”之称。
刘先生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当过兵、打过仗、抗过日、行过医、教过拳。1921年,意气风发的刘先生被国民革军陆军第十团任命为炮兵班班长,1932年有幸结识了宋氏形意拳创始人宋世荣先生之子—宋虎臣先生,拜其为师苦修形意拳数年,深得宋虎臣先生心传口授,颇得宋门技击秘旨、造诣精深。尤其是形意门中高级实战技法:“挨身炮”、“十面埋伏”、“十六把”,更是让人叹为观之、望尘莫及。“十面埋伏”乃形意拳中的绝学,学成之后可以,以一顶十非常厉害,刘先生的形意拳功力十分了得,据许多形意拳老前辈口述:一次刘先生在西安市北新街自己家中授徒时,徒弟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不相信形意拳十二形中“虎扑”威力,被刘先生得知,刘先生就亲自给徒弟做示范,先让徒弟任意向自己进攻,这位年轻人跟刘先生多年,手法极快!一个跨步以刺面掌猛攻老师头部,当步子快要落地时,紧接着身形一变,又以一个斩肩向刘师肩部砍去,再旁边观看的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为老先生捏把汗,谁料刘先生不慌不忙,当学生掌快接近时,突然双手向上一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双掌置于徒弟胸口,用力一弹,只听啊!的一声体壮如牛的年轻人被打出十几米,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无不被刘先生此技折服,事后大家议论说:若是与敌实战刘先生的这一“虎扑”足以让对手不死即残。若不是刘先生练到收放自如、手下有分寸,将手放到学生身上再发,而是提前一点发,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还有几个刘先生的徒弟曾亲眼目睹刘师在家抽烟时,从不用火柴点烟而是用手直接夹烧红的木炭点烟,而手指完好无损。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刘先生已将形意拳的精髓练到了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地步!
1937年,由于刘先生的出色表现被当时第八集团军任命为该军营长,1939年,刘先生抱着一腔爱国热血,在山西参加了打击日本鬼子的战斗,曾被任命为抗日青年决死队付总队长,于1940元月在八路军轮训班受训两月后,分配到抗日大学任教官,由于日本人自古崇尚武道,善于拼刺之术,明朝大将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中讲到:“及短兵相接,刀法迴不如倭”,当时戚继光为了对付倭寇,使用狼筅、镗钯、大棒、长枪等式长兵器,兼用藤牌护身,使倭寇“刀不可入”才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热兵器时代的现代战争就不能这么复杂了,刘先生将形意门中的“翼德大枪”进行了提炼和简化融入到对敌作战当中,如“挑劈佼把”“拿扎枪”、“崩枪”、“拨缠压”等,招招都是简单直接致命的必杀技。在此期间他将形意拳拼刺技艺传授给战士们,用于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中去,效果非常显著,经他训练的战士在和日寇肉搏拼杀时,毫不示弱。让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领教了中国武功的历害,为中国武术史在现代战争中写下了辉煌壮烈的一幕。在抗日期间刘先生参加了著名的“沂口”战役,据当年刘先生回忆此战役相当激烈残酷,他曾亲自率领战士与日寇赤身拼杀,刘先生武艺绝伦的功夫和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永远铭记!
形意拳雄浑质朴,讲究短打近用,快打直取,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身如弩弓拳似弹,弦响鸟落见奇鲜”,“遇敌好似火烧身,打破硬进无遮拦”,“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更似虎掏心”,宋氏形意拳在练法和击发上更是别有特色,练拳时力从根节起,顺于中,达与梢,特别重视手、足、腿、跨、腰、肩、身;步配合的整劲,其演练时刚猛硬朗的弹抖劲十分了得!其击法讲究“两手结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关”,斩拳迎门取中堂,鹞落龙潜下鸡场“,拳如炮形龙折身。。。等。刘实君先生将这些技能一一掌握后,为了弥补身法、步法的不足,又和宋世荣先生苦修了几年八卦掌,使拳技突飞猛进,既有八卦掌的后发先至,又有形意拳无坚不摧的劲力,将八卦、形意融为一体,可攻可防,进退自如,可静可动,静如处子,动如猛虎,收发自如。练习八卦掌最大的益处就是将身子练活力,将步子练快了,这二者是输送拳头力量的载体,再好的拳法送不上去等于零,技击水平的高低就取决于身法、步法的快慢。难怪刘先生以后授徒时常说:形意、八卦是一家,学形意一定要练八卦,可以使你如虎添翼!武林中有许多怪事,一次有一个武师找上门来要和刘先生比武,看了刘先生的身手又不敢出手,于是提出要和刘先生比吃饺子,当时刘先生已近60岁,明显对方欺刘先生年迈,可刘先生坦然迎战,于是对方要了四斤饺子,一人两斤开始比试,当将四斤饺子吃完时,对方问先生是否还继续?于是这位武师又要了两斤,那时候的饺子可不像现在的饺子,饺子要大的多,当一人吃到三斤时那位武师已经受不了,强忍着问刘先生是否还行?刘先生说:没问题!让我先方便一下!对方说:行!请自便!于是刘先生走到后院,开始练习“八卦盘根气功”,走了几圈后,刘先生去了趟厕所,回到饭桌上将所有的饺子统统吃完,反问年轻人:我还可以!是否再来二斤?这个年轻人话都说不出了,摇头表示认输。
刘先生的挚友田振峰,曾任新中国国家体委任武术管理司司长、山东国术馆教务长,他对武术的热爱与关心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形意泰斗孙禄堂先生的离世让田振峰感慨万千, 亦曾感叹道:“孙禄堂先生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谛都带走了,从此已没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是形意拳了。”武术技击的衰败让田先生捶胸顿足伤心不已,由于工作的便利与割舍不下的武术情节,他曾做过多次在全国进行武术技击尝试,寻找真正的武术技击家。对西洋拳击颇有研究的田振峰先生,亲自在部队挑选一批年轻人,对其进行半年的拳击训练,然后,挑选精英在全国各地,专找武术名家交流切磋一辩真伪。试点切磋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所谓的武术名家纷纷落马不堪一击。在痛苦与无奈中,田先生到西安看望好友刘实君,两位武术家在谈到武术实战性时多时感慨万千,在谈到中国武术已亡的时候刘实君就不服气,“我们的东西还在!不信可以和我一试高低”!听到此话田先生眼前一亮也来了兴趣,据当时在场的武术前辈回忆,那时正处深冬,西安市市体育场空无一人,天空不作美忽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大家都劝两位武术家择日再战,两个倔强的“老头”兴趣正浓那肯罢休!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大家推选德高望重的郭叔番先生为裁判。随着郭老的一声“开始”,二人打到了一处,田振峰现已标准的刺拳先下手为强,刘先生已形意拳刺面掌应手,在拳掌相搓的同时,刘先生前手“刺面掌”忽然变成“斩肩”直劈田振峰左肩,田也非等闲之辈迅速回手,双手护头架住来掌,刘先生前手没有回撤,而是以前手肘部为圆心,掌变拳以“下马形”击对方腹部,此时的田振峰已意识到用拳击招式已经难以招架,于是左拳迅速下沉以“形意拳左砸式”挡住来拳,因为拳击架势过高为时已晚,刘先生的拳已到,幸好刘先生将拳力以收只是轻点一下,田振峰被击的退了一下步。田振峰大笑:“老兄不减当年啊!好快的手!这局不算我大意了,再来!”于是,脱下上衣赤裸上身准备再战。大家都说田振峰犯规,拳击就是拳击不能用形意拳动作,刘先生却说:“无所谓,实战就是实战那里还分派别,打到人就是好拳,振峰别听他们的,用什么都可以!”说着话刘先生也脱下上衣赤膊上阵,准备与好友一决高低。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大雪没有挡住两位武术家对武术由衷的热爱,没有挡住观看者心惊肉跳的紧张情绪,人们目不转睛的看着,生怕漏掉了什么。在你来我往了几次冲锋,田振峰终于跳出圈外停手了,会心的笑着说:刘老师不愧为“快手刘”啊!佩服!佩服!中国武术还在!我们有希望了!
刘先生的武功造诣不仅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在当时的军队中也是屈指可数的顶尖高手,他在全军擂台比武大赛中,于武林名将“铁砂掌”张超并列全军第一名。解放后,刘先生的爱国情结依然不减,将自己家里在陕西耀县的煤矿,无私的捐给了政府。用于支援国家建设。刘先生经常教导弟子: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刘先生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国家的好评和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刘先生一直以行医为生,精习针灸、气功、按摩,其医术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深受老百姓爱戴。在武术传承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乐此不疲。他培养出许多从类拔萃的人才,弟子遍布西北各地,在陕西等地留下了众多传人,其代表人物有:孙豹隐、黄江天、刘义群(子)、王文满、李兹轩、赵夫敏、潘兴文、张凤宁、于敛都、杨基伟等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刘先生为西北的传统武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50年代曾带队赴北京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做武术回报表演,受到国家领导的好评和武术同行的一致认可,使形意拳在祖国大西北深深扎根发芽,现已成为全国不可忽视的形意拳发展基地。
刘实君先生1964年因心脏病,不幸辞世。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谱写了平凡伟大的一生,其超凡的武功、高深的武德修养、以及在抗日战争中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后辈认真研究和学习。
一九五三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
及竞赛大会裁判员合影

前排右三为刘实君(武术裁判),前排右二为李天骥(武术裁判)
后排右一为田镇丰(大会秘书),四排左四为郑怀贤(武术裁判)
三排左五为姜容樵(武术裁判),三排右二为张文广(竞赛裁判)
四排左六为温敬铭(武术裁判),前排右四为朱国福(拳击裁判)
前排左五为樊瑞峰(武术裁判),五排右二为郝家俊(击剑裁判)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