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坛名家 | 马刚

 百了无恨 2016-07-26


 

      马刚,1962年生于甘肃酒泉。现为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作品入选第十、十一届全国美展,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及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在苍茫西北大地播撒诗意
———化悲凉山水为壮美图景的马刚

              徐恩存

      今天的中国画已经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了。如今中国画的总体态势是在渐进中沉积与展现出新锐气与创造活力,其动态表现、现代意识、笔墨嬗变,乃至意蕴表达、境界营造等都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取向。当代中国画更注重的是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个性化表达。当然,贯穿始终的是不变的写意精神、抒写心性的原则与“物我两忘”的意象之美。
  当代中国画家在艺术的觉醒中,让自己的艺术更纯粹、更本质化,作品颇具当代气息的关注点———让时代精神在自由中得到表现,让艺术更富于人文气息,让写意成为中国画的本质形态。
  我们是在这一前提下,给马刚的山水画艺术以应有的评价的。


山色渐分云外霞       马刚 作

  马刚的山水画,意象特点十分鲜明,山水符号与笔墨秩序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得以恰切却不经意的表现,点、线、墨、色在极富运动感中形成节奏、韵律,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一派笔墨松散、灵动与疏朗、率性之中,建构出一幅幅沧桑与悲凉、厚重与壮美的西北山水图景,传达出令人悸动的浑然苍茫之感。它表明了画家对西北自然景观的观察之敏锐和体验之深切。
  在深情化的笔墨符号与图式中,可以见出马刚的独特领悟,那便是力避古人窠臼,另辟蹊径,言说自己对自然、对世界的体验与感觉。他的创作几乎从未离开过地方山水,尤其是他故乡的西陇山水。这些山水意象与表现手法在他笔下被作了“颠覆”,不仅呈现出清幽、静谧与古朴的幻象,而且体现出一种精神家园般的古涩与温馨。
  我们注意到,马刚的山水画有个突出的特点,即以虚写为主、实写为辅。因此,尽管他总是从自然现实出发,并融入了某些写生的感受,但作品却在朴拙、生涩的用笔中透出一种疏朗与灵动感,在看似无序的笔墨中蕴含着写意表现的有序性;布局看似散乱,却处处体现出一种结构的稳定性。因此,不论他如何“颠覆”与“放逐”笔墨,其“虚写”都表现为一种有所依据与有所遵循。当然,马刚的“虚写”首先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越物象的心性特点。在远离了物质层面与“形而下”的把握中,他笔下的山水符号虽然体现为浑然、苍茫,然而却不失生动、机巧,尤其是在突破既定法度中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和表现上的游刃有余。
  马刚擅长以松动的笔法、墨法与水法,以不经意的点、染、皴、擦与勾、勒、斫、厾,在虚实、疏密、松紧、浓淡与干湿中营造他心中的山水世界。显然,写意精神是马刚创作的出发点。其作品的结构、意象、笔墨、境界都漾溢着生动的气韵与激扬的活力。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马刚做到了心灵与世界的统一———只有如此,画家的主观意识、心灵图景与精神家园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笔下的山水意象也因为有了生命的灵气而生动起来。
  马刚醉心于对西北山水与荒漠的描绘与展现。他是一位关注现实的画家,而他的创作却不是现实的照搬与模仿。他把故乡西北高原提升到生命的高度,礼赞它的坚韧,感慨它的沧桑。在笔墨上,他以非唯美的方式高扬粗犷的生命精神,使画面洋溢着一种可贵的单纯与本质精神,弥漫着一股内敛之气。散落在画面上的丘陵、丛林、屋舍等意象都统归于一种审美理想之中。


深溪横古树       马刚 作

  对于马刚来说,以写意为艺术取向是与他的审美理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的。当然,它的意义更多地存在于审美领域,那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最高企盼和愿望。而且,他作品中的西北高原的情与景都可以理解为生命永恒的象征。也就是说,他在貌似贫瘠的荒漠与丛山之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并在一种时间的逆转中让它们回到原初状态,在悲凉的情景中重返生命的乐园。
  马刚作为走向成熟的一代画家中的一员,自信地坚守着他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想。他像一位跋涉者,在“写意”的旅途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故乡尽管贫瘠,却是他眼中不同寻常的诗意之源,并时时召唤着他的心灵。严格地说,他的创作并不总靠成规的导引,而更多是受自己心灵的指引,并一任性情、表里一致地抒写自己的心声和情感。
  这就是马刚的艺术思考和他作品的引人瞩目之处。应该说,他提供给我们很多可贵的启示。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