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菜是啥?他却开出14家直营店!

 大象的风车 2016-07-26

文/职业餐饮网 赵鱼羊

职业餐饮网头条导读:

一、初到上海 误打误撞进入餐饮行业

二、艰辛 餐厅还没开就被人打

三、市场定位 从豫菜到中原菜

四、挖掘改造 让粗糙土菜变精致

五、数据分析 菜单经常微调

六、让粉丝监督服务

七、经验 6家店会是管理的瓶颈 10年才刚摸到门槛


上海,是餐饮企业竞争白热化的地方,其食客对格调讲究,对味道挑剔,许多知名企业进入上海,都水土不服,铩羽而归。可有一家经营着印象中颇为土气、小众的中原菜的“掌柜的店”,自2006年开业,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在魔都——上海,开出了14家直营店,一路稳扎稳打,获得自己的一方天地。

 

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采访到了掌柜的店创始人王晓东,听他讲讲,一个外地人,在上海创业打拼,专心做地方菜系十年,摸索前行的成长经验。



(上海掌柜的店 新天地分店)

 

初到上海 误打误撞进入餐饮行业


2003年,河南濮阳小伙王晓东,放弃众人都羡慕的铁饭碗,追随读研究生的女朋友,来到上海。初到上海,王晓东做公务员的工作经验并不能帮到他什么忙,他找工作四处碰壁。


“当时没技术,也没手艺,卖过电脑,也当过司机。”王晓东说,“后来,还去做过销售。”


尝试了多份工作,王晓东觉得都不适合自己,身在异乡,思家心切,就会找一些豫菜饭馆解解馋。


“总觉的味道不正宗,没有家的感觉。”王晓东说。


多次打工失败的经历,加上现有豫菜馆不能满足思乡之情,王晓东决定自己开一家正宗的豫菜馆。


2005年,王晓东倾尽所有积蓄,东拼西凑,终于开了一家豫菜馆,即第一家“掌柜的店”。


按王晓东的话说,“当初也是误打误撞走上了餐饮这条路,没想到一做,到现在就有十多年了。”

 

(装修突出原木的纯朴和民俗的特色)

 

艰辛 餐厅还没开就被人打


一入餐饮深似海,从此清闲是路人。


开业前期的装修,王晓东就遇到了麻烦,因装修噪音大,保安前来制止,要其停止装修。王晓东求情通融,但保安欺负外地人,且得理不让,几句没过,就开始动手打人。三个保安围着王晓东大打出手,直到警察来了,又不由分说拷走了满头是血的王晓东。


头上缝了八针,派出所蹲了一夜后,王晓东迷茫了,“这个城市,为什么要吃口饱饭都这么难?”


“一出来,我就想去找那些保安拼了,那股窝囊气不发出去太憋屈了。”王晓东说,“当时是老婆拉住我,说,我们是来做事的,不能跟人制气。”


被打风波之后,王晓东咬着牙,头上裹着纱布继续装修,准备开业。


“之前打工只是身累,自己做心也累啊。”王晓东说。


开业之后,除了之前的保安还来找茬,工商、税务等各个部门也都不断上门找麻烦。那段日子,王晓东每天除了要张罗生意,买办菜品,还要应付各方面的找茬,四处托关系陪人吃饭。“有的时候太累,在电梯井里,倚着墙就睡着了。”

 

(纯朴的原木和民间特色元素相结合)

 

市场定位 从豫菜经营到中原菜


虽然每天忙的够呛,但他家店的生意并不好。掌柜的店前期主打河南菜,在上海,消费者对河南菜的印象都是粗糙油大,档次不够。并且作为地方菜,特点不够明显,受众很窄。为了改善经营状况,王晓东决定主动出击,他起早贪黑,四处宣传,动员老乡到店就餐。


王晓东说,“其实,我家的菜不止河南人觉得是他们家乡的口味,很多湖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的人吃了我们家的菜,都说,这就是他们家的味道。”


经营中,对市场的不断摸索,掌柜的店定位也逐渐从豫菜转到了中原菜,主打纯朴中原菜。 

 

(包间数量不多 都力求亲切 无拘束感)

 

挖掘改造 让粗糙土菜变精致


2006年,掌柜的店开了第二家。在菜品的选择和包装上,王晓东也越来越注意通过细节提升档次,凸显精致,并在餐厅概念上进行深挖,以便让自己家的中原菜能在上海立足更稳。


掌柜的店也在对中原菜文化深挖之后,总结出了“纯朴”的特点,他们家的店,在装饰装修上,都尽量使用原木、民间元素来装饰餐厅。经过精心布局设计,他家的店内,展示的都是民间质朴的元素,但并不感觉粗糙和土,反而还很优雅精致。


“在日本考察学习时,见到好多餐厅装饰的元素都来自民间,但并没有让人觉得土,民间的东西并不土,他们很有特色,非常纯朴。”王晓东说。

  

(店里的厨房明档,装饰的风格古朴幽雅,元素都来自民间,扫帚、原木、瓷碗,却并没有感觉到土。)


随同店面纯朴考究的装修,餐厅里餐具也都力求精致有特色,比如盛放驴肉火烧的木篮,大烩菜的铜锅,原生态豆腐的簸箩……这些餐具,让中原菜的体验既不失特色,又很高雅。

 

数据分析 菜单经常微调


随着慢慢的发掘研究,掌柜家以豫菜为主的地方的中原菜,在上海也有了食客群。据王晓东介绍,现在来店就餐的客群,上海本地人约占30%,河南人约占30%,其它省份的人约占40%。


“河南菜不像川菜、粤菜特色明显,因地处中原,口味也中不溜,不过分酸辣甜咸,五味中和。”王晓东说,“虽是地方菜,但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优势。”

他家的店,从最初的100多道菜品,精简为现在的60多道。而且根据销量排行,利润多寡,及时令变化,餐厅每三个月就会重新排版,更换一次菜谱。而且发掘了许多很具特色又传统的新菜品,比如‘油泼面当菜卖’。 

 

(驴肉火烧用木篮盛放 菜品摆放上讲究)

 

让粉丝监督服务


在环境和产品上改变了对中原菜的传统认知,为了同步提升餐厅的服务质量,王晓东也是费尽了心思。


除了各种考核,标准化的推行,他还在朋友圈挑选一些人,成为餐厅的VVIP会员。这些会员可以直接对餐厅的服务进行监督,并及时向掌柜王晓东反馈。作为感谢,餐厅向他们提供了订座优先、就餐打折的优惠,神秘会员可以在每次就餐结束后出示VVIP卡打折。



 (掌柜的店神秘会员的VVIP卡)


各方面的用心,让掌柜的店的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各大网站好评如潮。


经验 6家店会是管理的瓶颈 10年才刚摸到门槛


一路坎坷,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年,“现在,才是个起步,才刚刚摸着了门槛,今后的路还很长。”


掌柜的店在2010年,即开到第6家分店时,组建了专门的管理团队。一般的餐饮企业,发展到6家店的时候,就会遇到管理上的瓶颈,或人才储备不够,或管理层精力不足。为了餐厅将根基扎稳,“总部每年运行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其实也可以再拖拖,但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还是咬牙组建了团队。”王晓东说。

据了解,去年(2015年),掌柜的店又续资打造了自己的中央厨房,总计耗资1600万元。


“餐饮企业要做强,做大,只有打稳根基了,才能走得长远。”从最初误打误撞进入餐饮行业,到现在十年过去,王晓东越来越认定了这将是他一生的事业。

 

(职业餐饮网记者采访掌柜的店创始人王晓东)

 

上海掌柜的店,现以成为魔都——上海中原菜系的典型代表,已将传统印象的‘油大粗糙’的最土地方菜,打造成精致纯朴的小资情调,在洋气的上海滩踏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稳扎稳打,进行团队及餐厅硬件建设,一步步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做百年老店打好基础。



连日来职业餐饮网推送时间有点不固定,小编在后台收到了不少抱怨……不过现在好啦,微信有了置顶功能,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职业餐饮网的干货内容啦!按下面的操作,试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