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血危证

 陈鑫医师 2016-07-27
明医公开课第124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赵守真
编辑/李邦源   校对/胡鑫、刘祎妮

导读:赵守真,湖南省已故名医,曾在零陵开业,1959年调湖南省中医研究所,著有《治验回忆录》一书。
       赵氏伤寒功底深厚,用药多系经方,精纯不杂,尤擅用附子、干姜类热药,以四逆辈、理中汤应用尤为娴熟。

        萧某某,34岁,住零陵荷叶塘村。

        某晨忽大吐血,先为瘀黑块状,后系鲜红新血,时少时多,三整日未逝,服药杂治均罔效病情日形严重,特来邀治。

        患者蜷卧于床,血吐犹未少止,面白惨淡无神,四肢厥冷,舌胖润无苔,身倦不欲动,口渴喜暖饮,亦不多,脉细微欲绝。

        此阴阳衰微,将见离决之候。检阅服方,皆苦寒折之,如三黄解毒汤,龙胆泻肝汤之类,是欲止血而过服寒凉所成。

        现当生死存亡,千钧一发,惟有回阳固本之一法,当处以人参四逆汤:人参15克(蒸兑),生附24克,干姜15克,炙草6克。

        上方意在回阳救逆,温经止血也。半日连服二大剂,夜半阳回肢微温,血仍点滴未停,因略为易方:人参15克,附子9克,黑姜炭(炮透)12克,炙草6克水煎,冲发炭及童便服。

        上方温以止血,二剂血果止。讵知日晡身发高热,烦躁不安,脉则洪数而软,乃血气来复,故现此离奇之假象,不应为所眩惑,治宜温平补血,疏当归补血汤加炮姜。二剂后,热退神宁。

        不料夜半腹大痛、拒按,大便已数日未行,此由阴证而转属阳明。然在《伤寒论》中已有调胃承气汤法治,今特小其剂以用 之:大黄9克(酒制),芒硝9克(冲),甘草6克。1剂便下痛止,改用益气补血之药,逐渐安平。

        按:气与血同出而异名,气为血帅,血资气行,故亡血必脱气。前医不识此理,一见吐血,即浪投苦寒直折,不惟血不少减,而且损伐残阳, 危象立见。更医据脉辨证,改以回阳护阴、益气摄血,投四逆加参汤,二剂阳回肢温,但血仍未止,遂于上方加发炭、童便、以炮姜易干姜标本同治,血乃止。但阳 回血止之后,荣阴未复,热象毕露,遂改投当归补血汤,二剂血复神宁。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屡进辛热,以致阳复太过,胃气失和,转成腑实,又予调胃承气汤微和 胃气,病始愈。可见医者治病贵在坐观动静,随机应变,方能临危取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