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鼻衄的治疗

 陈鑫医生图书馆 2016-07-27
明医公开课第149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陈潮祖
编辑/姜媛  校对/胡鑫、刘祎妮

导读:鼻衄,为临床常见病症,今天我们来看看陈老对这一常见病的治疗,以便大家学习陈老经验。
靳某,男,15岁,2001年10月21日初诊

        自述幼时跌仆伤鼻,后呈一遇天气变化或冷、热空气刺激即鼻衄,衄色鲜红,量多难止,素汗多,性急躁,时咯痰,痰色偏黄,小便黄,大便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偏数。方书咳血方加青蒿:
青黛10g    诃子10g       青蒿30g 
焦栀子15g  瓜蒌仁10g     海浮石15g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3剂
11月1日二诊:
        自诉服上方3剂后10天未鼻衄了。昨又起鼻衄,仍时咯痰。耳时闭,时耳鸣。舌红苔薄黄腻,唇红,脉弦滑数。方书:蒿苓清胆汤加白茅根,3剂后舌苔变为薄白,再投咳血5剂。2002年6月初,其母因病求治,提及孩儿已半年多未见流鼻血。

【侍诊心得】
        咳血方本为治疗肝火犯肺,灼伤肺络的咳血之证,何以用治鼻衄?一者咳血、鼻衄二病同源,皆为肺系病变,且此患兼有咯血之症,亦为肺失宣降之征;二者病虽在肺,但患者年少气盛,肝气偏旺,且性情急躁,脉象见弦,亦为肝气疏泄太过之象。肝藏血,主身之筋膜,肝气疏泄太过,上犯肺金,血随气逆,或从鼻而出,或从口出。综合诸症,病机当属肝火犯肺,损伤膜络所致。

         此案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肝,治当清泻肝火,肝火一清,血不妄行,肺得安宁,则鼻衄、咯痰自止,成为清肝宁肺,澄本清源之法。方中青黛泻肝凉血,得焦栀为助,泻肝力量为之增强,又添止血之功;辅以瓜蒌仁、海浮石清肺化痰,佐以诃子收敛肺气,共呈清肝宁肺之效;加青蒿既可透发邪闭,亦可清泻肝火。

         二诊病情反复,证添苔腻,示有湿热内蕴,故投蒿苓清胆汤加白茅根,加强止血之功。湿热得消,再投清肝止血方,终收全功。

【按语】
        咳血方中并无止血药而止血效果甚佳,堪称治病求本典范,与头痛医头之方相比不知高出几许。此方能有较好止血疗效,实得力于青黛、栀子清肝降火,火得清降,无以灼络,出血自止;其余三药仅为调肺敛肺之品。故《医方考》谓:“青黛、山栀所以降火,瓜蒌、海粉所以行痰,诃子所以敛肺,然无止血之药者,火去而自止也”。值得一提的是,本例获效,青蒿之止血,功不可没。
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