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广西花山岩画申遗已经努力了十多年 这次申遗成功 创造了三个第一! ①第一个广西世界文化遗产 ②第一个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③第一个壮族世界文化遗产 小伙伴们,你们的掌声在哪? 当然是因为它价值突出,达到严苛评估标准!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绘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经过2000多年风雨洗刷,仍有数千个图像遗存至今,被称为“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断崖上的敦煌”!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岩画。 法国考古学家让·克劳兹教授认为,花山岩画具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花山岩画非常独特,以“蹲式人形”为主题,风格高度统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条件中是排在第一位的。 蹲式人形图像在岩画中的比例高达82%,在世界岩画中首屈一指;它的绘制者在万仞崖壁上持续、有意识地作画,作画位置之奇险,难度之大,举世无双。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龙州、江州、扶绥四县(区)范围内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在长达345公里的左江沿岸及其支流明江岸边的白色山岩上,花山岩画总共有84个地点,178处,280组画。 在 8000多平米的岩壁上,1951个朱红色的图案,不仅包括人物、典型器物、动物等图像描绘出的宏大场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已经消逝久远的古骆越社会活动场景。 为已渐消逝的骆越历史乃至壮族古代史提供了一些确凿的实物证据,具有重要的价值。 花山岩画是骆越文化的历史和积淀,体现了壮族先民从渔猎经济到农耕经济的生活风貌,展示了铜鼓、稻作、舟文化以及骆越民族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场面宏大的赭红色岩画群,以“蹲式人形”为基础符号,记录了距今2000年的祭祀场景,与岩画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对面的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被称为“无字天书”、“壮族文化瑰宝”,充分展现了古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反映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左江沿岸的花山岩画途径宁明、龙州、江州、扶绥三县一区,共包含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沿江分布总长度105千米。 这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请看岩画点分布地图: 原谅小编方向感不好,看到地图也是晕晕的。直接上实景图: ![]() 远观岩画 最后来看下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专题片(中文版) 小编给101分,多1分 不怕我们广西人骄傲! 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