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诞行为心理学》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16-07-27

《怪诞行为心理学》洁癖更多源于遗传吗

洁癖的很大部分原因,其实来源于遗传,在洁癖患者中有七成的人都是具有强迫性人格,这种人格是洁癖的内在心理基础,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些人在强迫型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呈现洁癖的症状。当一些人进入青少年期的时候,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会感到自己与社会的交往有些不适应,也可能导致症状的出现。还有一些人,是由于外界的不良刺激,诱发了洁癖,如长期的精神紧张,工作、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工作过分紧张、严格。此外,还有些严重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洁癖,如近亲的突然死亡,突然受到惊吓,或者遭遇严重的意外事故等。

家庭教育对诱发以及加重洁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具有强迫型人格,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些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十分严格、古板,甚至可以说是冷酷,于是患者就会显得谨小慎微,过分注意琐碎细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显得古板、固执,缺乏人情味及灵活性。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时会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总之他们要让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不然就会焦虑不安。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卫生要求过高,他们时常逼着孩子反复洗手,这种强烈的暗示作用,一旦遇上一些有神经质倾向、敏感内向的孩子,其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有一位30多岁的陈先生,他幼年时患过甲肝。当时,他的母亲告诫他说:你之所以得这个病,是因为不讲卫生引起的。从此之后,陈先生就记住了母亲的话,开始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看到孩子开始爱干净,母亲也表现出欣慰和赞赏,这种赞赏也加强了陈先生的洁癖行为。渐渐地,他每天要洗几十次手才肯罢休,每摸一件东西,他就想着要赶紧去洗手,而且每次洗手都要打三四遍肥皂,不然就总怀疑自己没洗干净。

在电影《黑天鹅》中,那个最终得了强迫症的女孩,其实与她永远穿着一袭黑衣,永远一副禁欲者的表情,永远想着以爱的名义控制女儿的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早就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父母管教孩子太严,孩子是很容易患上洁癖的,在孩童时代如果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但又不轻易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就会很容易形成洁癖。对于外部因素而言,比如,家庭的搬迁、亲人的突然亡故、父母或自己的离异、性生活的不和谐,等等,都是诱发洁癖的原因,因为这些会引起他们心理的紧张、情绪的波动。据研究,大部分洁癖患者,都能说出在他症状加剧或诱发前,他们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一位中年工程师陈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他说自己好像患上了一种怪病,他老是觉得自己身上感染上了病菌,甚至可能已经患上了癌症。因此,他每天都要多次、长时间地反复洗手、洗澡,为此,他感到非常痛苦,身边的人都称他为洗手狂魔

心理医生经过了解发现,陈先生所以发病完全是因为8年前的一件事情。8年前,他的一位要好的朋友突然死于癌症,当时他感到很悲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当陈先生知道这位朋友去世的半年前曾在他家的床上睡过一次午觉时,他开始担心自己也会因此染上癌症。当即他把自己家里床上的被褥拆下来大洗了一遍。但他还是觉得不放心,时常感到身上沾了一些致癌的细菌,于是他开始每天反复洗手、洗澡。

陈先生的这种担心日益加重,发展到在路上见到穿孝服的人,就会联想到对方家中死了人,就会觉得对方身上必定带有细菌,而且可能在擦肩而过的时候把细菌传给他。回家后,他不但反复洗手、洗头,还要把刚刚穿的那件外衣扔掉。渐渐地,他不敢出门了,也不敢听别人谈论癌症或死亡的事,甚至不敢到医院看病,因为他觉得医院中有各种病菌。妻子和女儿觉得他变得十分古怪,都不理解他,因此他们时常发生争吵,家庭关系十分紧张。

陈先生的洁癖其实便是因为突发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他的好朋友的患病突然离世便是其洁癖的最终诱因。

据研究,洁癖患者的性格特点在洁癖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洁癖患者都有着特殊的性格,他们大多数都十分爱干净、顺从懂事、严肃认真,也十分固执、刻板,时间观念相对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遇事时过于谨慎、优柔寡断,而且其中不少人都很迷信。这种性格的人,在一些内部因素或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患上洁癖。

《怪诞行为心理学》完美主义的信念:只有更好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的完美主义不但体现在他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上,甚至从他的作品近乎完美的一字一句中都可以看出来。三岛先生十分看重与他人的约定,不管是在创作哪一部作品的时候,他都会在与编辑约好的截稿日期前完成。在其他方面,他对时间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生活中他要求自己从来不迟到,也从来不让别人等候自己超过15分钟。

当三岛先生还是一个单身汉的时候,有一次,他约了一位女子吃饭,但是对方迟到了。这时候,三岛先生留下一张字条就离去了,字条上写着请慢用三个字,而且他在离开饭店之前,把这顿饭钱也付清了。可见,三岛先生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那些不遵守约定的人,也是抱着一种十分蔑视与讽刺的态度。

一次,三岛先生与作曲家黛敏郎一起进行歌剧创作。但是,黛敏郎先生却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完成作曲。他在仓促之中向三岛先生道歉,并且告诉三岛先生自己已经申请了延迟上演的时间,但是三岛先生并不领情,选择了直接取消作品的上演。这件事发生后,俩人的关系也决裂了。

每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按预期的计划进行,那么三岛先生宁愿放弃,也不会有任何的妥协。最后三岛先生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能也与完美主义的心理不无关系。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越高,实际上往往也就越难以达到目标。这一群人往往有他们所不可动摇的一些信念,这些信念在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操纵着他们,这些信念看似很好,实际上却一步一步瓦解着他们的生活。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信念呢?

一、绝对拒绝平庸

对完美主义者而言,平庸是绝对无法忍受的。每一件事情,他们都想做得非常出色,都能够完美收官。在生活和工作上,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井井有条,具有理想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在个人能力上,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是才华超群,应该写得一手好字,各种手工熟练,语言能力超强,等等。

但是,一旦人们期望自己的日常表现都能达到所谓理想的境地,其实结果往往是,不论做什么,跟理想相比都是平庸的。因为你会贬低平常与常规的表现,以轻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表现。实际上,人无完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错误和差池在所难免,要达到绝对的完美简直是妄想。

二、自己是优秀的,努力是不必要的

一个完美主义的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一旦他们觉得不能马上解决某个问题,就会感到自己很愚蠢。因为他们自认为对那些概念和公式都理解得很透彻,而自己又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所以应该能马上找到答案。失败时,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十分失望,为了逃避这种无助的失望,他们就会选择看电影或者玩电子游戏。

完美主义者往往相信:对一个优秀而出色的人来说,事情再困难也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创新的主意应该层出不穷!学习应该是一种理智上的享受!决策应该是斩钉截铁!

然而,想要把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际上必须花去很大的精力。如果他们想要依赖自己的优秀智力而不愿意多付出,便往往会陷入这样的窘迫处境,也多半会感到自卑。接着,他们通过拖延来回避应有的努力,长此以往,他们对优秀才能的渴望却往往使他们变得无能又无知。

三、我可以,一切都应该自己来

完美主义者觉得任何向他人的求助都是软弱的表现,一切事情都自己来做才是完美的。有些时候,他们也许对自己手头的工作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但是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坚信我可以。同时,他们也不认为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有人共事可能会更有意义。

本来,求助他人可能会让事情完成得更有效率更完美,他们宁愿在隔绝孤单中做事和受尽折磨,甚至引以为豪。直到最后,任务没有如期完成,负担逐渐加重,拖延就成了获得喘息的机会。

四、我全力以赴,就总有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

有一家人想要从小城市搬到大城市去居住。他们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于是,他们决定自己要做这件事。紧接着,他们列出了搬到大城市居住的一长串好处与坏处,但是对于在大城市是否能够适应生活、工作与孩子能否面面兼顾等问题他们无法百分之百地确信。因此,一拖再拖,几年过去了,他们一直都没有搬迁。好像只要他们推迟做出是否搬到大城市生活的决定,他们就能够继续生活在这样一种幻觉中:再等一等,总会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肯定能做出一个完美无比的决定。

这就是完美主义者最喜欢的观念之一。他们相信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而他们的职责便是找到这个办法。在确信自己找到这个正确的解决办法之前,他们一直等待,而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们觉得与其冒险做出错误的决定,还不如什么也不去做。他们害怕,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不但自己会小看自己,别人也会对自己进行批评和指责,最后可能会因无法忍受而后悔。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办法,那就只能是上帝,因为那需要他们能够也应该是无所不知的:能够看透未来或者确保事情的结果。但他们并不是上帝,结果,他们往往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万能的。

五、我只是没有那样去尝试,我并没有失败

一个单身汉时常对别人吹嘘说,要是他有时间打电话和出去约会的话,他也会有很多浪漫的伴侣;一个总是推迟学习的学生说,他的考试和论文分数低仅仅是因为别人都作弊了,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人。

表面上看,很多拖延者都不是争强好胜的,因为他们喜欢拖拖拉拉,以致工作都不能按时完成,这种焦虑又经常使他们不在状态。比如,单身汉不出去约会,学生不努力学习。所以,看上去他们似乎与世无争。但实际上是一种自残的生活方式。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意去尝试,实际上他们就是选择失败的人,以至于他们可以让自己所选的失败万无一失。同时,他们还是可以幻想:要是我尝试,我一定能赢。

六、零或者一百

零或者一百便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生活观念,在拖延的完美主义者那里是十分常见的。

完美主义者经常说:它不是黄金就是垃圾。所以,在完成事情之前,出于失望而放弃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对他们来说,事情在没有完成之前等于零。这种观念会影响到一个人如何制定目标,会让他想要一下子做好所有事情,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失败,是不能够被忍受的。(

分离性身份障碍:瞬间完成灵魂转换

 

随着人类不断深入地研究多重人格障碍,它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在《美国精神卫生诊断标准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中,它被称为Dissociative I 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中文译为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通常会在一瞬间完成灵魂的转换,从而发生体态、表情、面部皱纹等明显变化,每个身份都遵循不同的规律生活。部分患者可随灵魂转换,令残疾症状不治而愈。

根据临床观察,发生灵魂转换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出汗模式都有明显不同。令人惊异的是,电影《三面夏娃》中,伊芙体内的灵魂数量远远低于患者平均可转换身份。研究认为,患者的转换身份平均数量接近15个。

电影《搏击俱乐部》讲述了一个关于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故事。影片中一名叫作杰克的普通男人,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有一天,他恰巧遇到了一位卖肥皂的商人,名叫泰勒。

泰勒与杰克不同,他是一个充满了叛逆和残酷的痞子英雄。他们相遇后,一起创建了搏击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进行搏击的地方。这个俱乐部的宗旨并不在于搏击,而在于发泄各自的情绪。

泰勒是一个十分有个人魅力和行动力量的人,他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跟随他。泰勒让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去搞破坏,如砸汽车、纵火以及在顾客的食物中小便等。终于,杰克对泰勒乖戾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下决心要疏远泰勒。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杰克感到很惊讶,因为自从他下定这个决心后,他所到之处,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泰勒。

最终,他惊恐地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泰勒,泰勒不过是杰克人格中的另一面。在电影中,杰克与泰勒经常发生角色互换,但是泰勒本身并不知情,他还是沉浸在与杰克相处的一些故事里,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异样。

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人是否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可根据以下五个标准。

第一,患者要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女性的子宫会在腹腔里四处游走,游走到某个器官或部位会产生某种作用,从而引发癔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癔症被定义为只有女性才会罹患的疾病。现在,癔症被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与癔症性躯体障碍两类,分离性身份障碍属于前者。

第二,周围意识狭窄。意识狭窄可理解为患者的知识面、道德水平、思维领域和范畴、层面、视角和方式方法等不够灵活广泛。在激情状态下,患者意识的广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的焦点会集中在某一处而对其他情况视而不见。

第三,上述症状必须是己所不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

第四,患者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无法正常工作学习,且行为难以被人理解,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的行为。因自知力欠缺,患者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并因此拒绝治疗。

神经病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患者病变部分有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

神经症泛指轻度心理障碍。患者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坏,能感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大多会寻求治疗。

第五,排除分离正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虽然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报告分离性身份障碍病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至今没有一份能够令人信服的权威DID患病率数据。

根据研究者在1984年的估算结果,普通人群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0.01%,精神病院的病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3%。其中绝大部分为女性患者,约占比90%,与古希腊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癔症患者均为女性几乎惊人的相近。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我到底是谁

电影《三面夏娃》中,少妇伊芙忍受着来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她头痛失忆,丈夫抱怨她购买了奢侈时尚的衣服,指责她在亚特兰大夜总会放浪形骸。在亲眼目睹她用绳索狠狠地勒在女儿脖颈上之后,丈夫甚至对她施以暴力行为。令伊芙痛苦的是,她对这些离奇的事情毫无印象,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

终于,不堪忍受的丈夫将伊芙送到了心理医生卢瑟的诊所。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卢瑟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这并非普通的家庭矛盾,伊芙也不是普通的病人,一般情况下,伊芙是个贤妻良母,对丈夫百依百顺,唯唯诺诺;当夜晚降临后,伊芙会变成一个放浪形骸的荡妇,举止轻佻,眼波魅惑,与形形色色的男人周旋暧昧,她称呼自己为黑伊芙。这两个灵魂各自有着完整的身份,彼此的行为、声音与体态各不相同。

更加离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伊芙的体内又滋生了一个全新的灵魂——珍,她知书达理,理智独立,与伊芙和黑伊芙完全不同。这三个灵魂在伊芙的身体里,轮流出现,各不打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开头便交代得清晰明了。这部根据Corbett H. ThigpenHervey M. Cleckley医生的临床记录而改编的电影,用一段旁白交代了日期、当事人和事件的发展,真实得好像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多重人格障碍认知课程,这是一种以存在两种或多种身份、人格的状态,并且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凭借这部电影,伊芙的原型Chris Costner Sizemore成为21世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形象代言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是这类患者共同的困扰。

韩国电影《蔷薇红莲》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故事。在电影中,姐姐蔷薇患有多重人格障碍,起因是妹妹红莲在被母亲上吊自杀的衣橱压住并发出求助信号时,她没有听到,从而间接导致了妹妹窒息而死。这件事情以后,姐姐蔷薇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而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碍。

在姐姐的潜意识中,她把罪过全都推到了继母的身上,并且幻想自己的妹妹还活着。她通过三重身份在身体内的角色转换,来减少自己没有听到妹妹求救信号而产生的罪恶感。

影片开场的时候并没有交代过姐姐患有人格分裂症,而是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地去打破蔷薇构建出来的自我幻觉,最终通过揭示这种疾病的存在,来解释整个故事的谜底。

蔷薇自己构建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被分裂的三重门:她自己、她死去的妹妹红莲,还有她的继母。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整部影片通过红莲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人、事的角度是怎样的,以及这种患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相契合的。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患者她们还习惯于把过去与现在两个对立的层面统一于同一个时间层,通过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来摆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和不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