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青年突发心梗险丧命

 wyk1014 2016-07-27

在现代人“富贵病”排行榜中,有一个市民最熟悉的面孔——高血压。记者从市第二人民医院去年体检报告中发现,虽然高血压仅位列健康“红灯榜”第七位,检出率为6.73%,但是这个有“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之称的常见病、多发病仍然需要市民去认真防控。

市二医院曾经接诊过这样一例患者,该患者20岁时便发现患有高血压,25岁时突发心肌梗塞险些丧命。这是因为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后,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发生心肌坏死。另外,长时间血压控制不好,容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左心室增大,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心肌血供。患者发生冠脉痉挛的风险较大,且如果出现血压骤然升高,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可能脱落,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记者从该院体检报告中了解到,当前高血压异常者仍然以老年人为主,各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分别为:30岁以下占7.51%,31至60岁年龄段占34.12%,60岁以上占了58.37%。提醒年轻高血压病患者日益增多,青少年人群也应注意科学预防高血压。

市二医院内科门诊黄俊益副主任医师介绍说,高血压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年龄、精神和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认为吸烟、大量饮酒、饮食过度、缺乏运动、生活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是易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高血压患者逐渐年轻化,甚至发现了不少“小胖墩”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这部分患者更需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另外,市面流传可以“治愈”高血压是不科学的,因为高血压是不可能治愈,只能管理,切勿乱投医。

当前正值炎炎夏日,是高血压病人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黄俊益医师建议高血压患者多注意休息,心情保持平静,饮食宜清淡。对于长时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市民而言,应继续服用降压药,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不可随便减药或者换药。

黄医师提醒,高血压患者应定时监测血压,最好每次都能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进行测量,把所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以便对照,进行自我健康保健。成年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高血压诊断标准为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一旦在家中测量出血压值大于以上指标,便有可能存在患高血压的危险,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重新测量。 本报记者 周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