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教培行业的培育发展则相对较晚,在7月23日联盟万里行调研团队走访的黄陵与洛川两个县的几家机构中,世纪清大教育成立于2004年,是洛川县最早的一家英语补习机构。这样来算,县级城市教培行业的发展仅十余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县城教育培训行业还处于“小、散、乱、弱”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以黄陵、洛川两地为例,县城中小机构主要面临以下七大发展问题: 1.市场竞争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2013年以来,新开设的培训学校明显增多,竞争加剧,生源被分流,招生越来越难,前几年只要一开班,发发广告生源就能满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人才发展遭遇瓶颈 教师团队的选、育、用、留,难招、难管、难留、难培养,教学度与专业度偏低; 3.管理粗放 学校创办人多为一线教学出身,不懂管理,甚至没有管理,学校的各种规章不健全或者很难执行到位; 4.课程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 但有很难独立进行教学教研,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与核心竞争力; 5.团队编制不健全 县城的大多数机构基本上都是一个校长+一(两)个前台+几位老师的组合,没有市场营销团队,很难开展大型的营销招生活动; 6.营销手段单一,缺少创新 在对新事物的接受与运用上把握不到位; 7.校长自身的视野局限 专业的学习交流较少,“会商”不足。 新开的机构多,死掉的机构也不少。这是近两年县城培训行业的真实现状写照。在行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洗牌”优化,淘汰掉“质量不好的”的机构,一些毫无核心竞争力的小微机构将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黯然退场。 黄陵龙华第二课堂蔡延玮校长在交流中指出,“质量、口碑决定培训机构生死,尤其在小县城,学校教学品质做的好与不好,家长口碑能够很快传遍全城。学校要发展,必须用心。” 在谈到当下县城培训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时,红杉树洛川分校的羽新辉校长谈到,“行业竞争不一定都是坏事,一是对家长来说多了一项选择,二是能够倒逼机构不断自我提升,无论是教学、服务都做到最好,同时对行业朝着标准化、高端品牌化的升级转型也有促进作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教育培训行业已经从只重规模不重质量的粗放式扩张阶段,慢慢过渡到比拼教学质量、服务质量、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竞争阶段。 “从消费心态来讲,一般消费者只能记住3个品牌。一个教育机构,要么在一个细分市场做到前三名,要么在一个区域有地域优势,否则很难活得好。” 未来几年,随着县城培训市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竞争形势将愈发激烈,广大校长同仁必须提前做好全面准备,练好内功(教学、服务、管理)。 |
|
来自: 松影融雪 > 《教培/整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