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乐:雅俗共赏,金声玉振

 青梅煮茶 2016-07-28

《芈月传》片头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芈月吹奏排箫的画面。在剧情中,小芈月被打发至王陵守陵时,在风冷夜寒的荒野之中,姑姑教会了她吹奏排箫。在之后的其他场景里,也多次出现芈月用排箫吹奏楚国情歌的场景。音色深沉的排箫,将人物心中的孤独和寂寞,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打动了不少观众的心。

曾侯乙编钟下层铜人立柱

春秋时期,楚国音乐十分发达。楚国设置了乐官,专门掌管音乐事务。如楚郧公钟仪世代承袭“伶人”一职,钟建被楚昭王任命为乐尹,乐师扈子也是以司乐为职的乐官。在乐官的管理下,楚国的音乐水平是很高的。

现实与浪漫结合的音乐风格

在楚先民的精神生活中,无论是天神地祇还是人鬼,都是那么有血有肉、奇谲瑰丽,富有艺术魅力,这无疑为后来楚人文学创作奠定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基础。而音乐艺术也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产物。

曾侯乙编钟局部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便设置了乐官,专门掌管音乐事务。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楚成王在与宋泓之战获胜后,郑文公夫人芈氏、姜氏前往慰劳,“楚子使师缙示之俘聝”(俘虏与被杀敌人的左耳)。又如《左传·成公七年》载,楚郧公钟仪被郑人所俘,献给了晋国,晋人把他囚禁在军府。后来晋景公来军府巡视时,见到戴“南冠”的钟仪,便询问他的出身世职,钟仪回答说自己是“泠人”,并说这是“人之职官”。泠人,亦作“伶人”,即指乐官。公元前506年吴人入郢,钟建因背过楚昭王的妹妹季芈逃难,楚昭王复国后,季芈要嫁给钟建,楚昭王同意了,任命钟建为乐尹(《左传·定公五年》)。此外,《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的楚“乐师扈子”也是以司乐为职的乐官。《国语·楚语上》记载,灵王建筑章华台后,以“台美”而自鸣得意,伍举则认为:“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这里说的“金(钟)、石(磬)、匏(笙)、竹(箫)”是指乐器。《周礼·春官》说:“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张正明认为,伍举列举的“金、石、匏、竹是取八音的头尾来代表八音的全部。看来,春秋时代的楚国是八音俱全的”。现见于考古发掘资料中的,主要是河南淅川下寺发掘的春秋时代楚墓出土的钟、磬等乐器文物。其中有编钟4套共52件,包括甬钟、钮钟,石磬3套,每套13件;还出土了一件石质的排箫和琴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