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肉都化做一个自己

 tjboyue 2016-07-28



心得不必长,但要勤于总结


        推手的过程也是一个听劲的过程.首先你自己练到了才能听出别人的东西.


       去我相便可入定,要是身上有什么感觉,那还定什么啊,全到那去了。念头生灭由他去,悟就悟生灭上面的东西。悟到他,就定了。


         说个入定的法门:

        凭空想着有朵花,你用心去想,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感觉,真的看到了,闻到香了,摸到了,尝到了,就得定了,心就一了。这就是实象,得了之后马上出去,千万千万,相不可以着啊,不然就是入魔。


         皮毛要攻,指的是粘劲,棚劲.不丢.后面一句:筋骨要松,指的是不顶.能练到这两句话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皮肉松易,骨头松难。


         皮肉松易,骨头松易.练空了难.


         太极拳中的四 两拨千斤不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是有前提和条件的.推手中先是上下相随人不能进.再是对方用 巨力.才是牵动四两拨千斤.


         从练武的时候就不能着相,给个龙形,这是基本。练武打这个形,要打得它生出变化来,打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多练,不是简单重复,不是次数多,而是内容多。要把形打花了,打散了。一个形里生出许多东西来,这才叫多练'。


         太极者,阴阳互变。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 亦无力,我意在先,此为阳;反其道而行,就是彼无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后,彼有力,我亦无力,我意在后。此为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能舍已从人,才能称彼劲之大小,权彼劲之长短.


         其实要说起来说是四两拔零两。真得拿四两劲去拔千斤是无论如何也拔不动的,只不过太极拳在应用时是,指的是千斤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刹那间,用四两微力就可克敌致胜。这应用的时机把握就是真正的功夫了!


         “四两拨千斤,真拨时千斤早被空没,便是一毫一想,也是拨得的.”如果四两能拨得动千斤,便是一毫一想,也是拨得的。因此学对了的用不着四两。学错了的,整天琢磨自己的四两,眼睛里面看见是对方的千斤。一个“拨”字,就枉费了许多心机,给对手了无穷机会。抬手推人,拳手即使才开始推,第一个自然要防备的就是对手的“拨”,第一个要设计对付的也是对手的这个“拨”,希望对手出现的就是这个“拨”。一个“拨”字,把自己买给了太极拳之外。一个“拨”字,也是折磨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的心魔呀!当然,明师是把“拨”字解释成别的意思,自然就不是这句话能继续为害了。


         太极拳其实是将自身的每处骨肉,都化做一个自己,将这些自己又化成无数,以至于虚空.


         刚柔是两仪,不是太极.刚柔混一才是太极,刚柔俱泯才是无极.再回向成刚柔,这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死盯着一点,而是要随起转化.这就叫'无所住而生其心.'


         柔如果能“克”刚,用“攻克”还是“克制”就无所谓了,刚柔是太极拳的一对阴阳朋友,互相对立,也互相转化,互相包容,其实质就是一体的两个侧面。两者应该等量看待,而从《道德经》的道家思想角度来说,要消融对待观,不能简单说柔就能胜过刚,柔就能克制刚。因为这样说就表明在割裂刚柔,练“以柔克刚”的本身将出现刚柔不等,无法“刚柔相济”。这个要求是外家拳的人在旁边看太极拳,或者与太极拳人交手,或者是水平较低的太极拳学者与高明师父交手得到的直观印象,把他总结出来。

我们应该归还本来的太极拳,口诀是“以柔迎刚”或者是“以柔生刚”和“以柔化(同化、转化)刚”,是不是更合理?


         太极拳初级层次比的是两人的听劲,比谁先动后动以及随人的功夫,……但到了更高的层次,比的就是内在的意、气等等等比较'玄'的东西。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是外相,是高手胜一个俗手的表现,旁边人看了而总结出来的。前面两句,错在人家不动,自己就和人家比禅定,而忘记太极拳了。后面两句错在,和人家争先起跑,容易被裁判开除。因为后者你抢先还怎么舍己从人?很多老师说“彼微动是意念动,我先行,是听出对手的意念就更快做出反应,表现是先行,是舍己从人了”。这样的传授也很不错了。可是,却恐怕是对手的陷阱自己也被调动而跳进去了。因为你在和对手比快比先,这个不是道家思想的太极拳的本意。太极拳要自由自在的,才圆通自如。


         传统的太极拳的修练方法是由外及内,后由内催外,一般来讲前一层次的东西没练好后面的也无法做到,负责的师傅也不会往下教,而大部分人练一辈子也是停留在前一层次,后一层次我认为就是所谓的'真传',师傅不会把这个东西随便教人,只会有选择的传给一个或者几个徒弟,赵堡以前不都是代代单传吗?直到陈清平这一代,得真传的弟子才多了起来,实际上也是每人各得一技,真传尽得者,也只是一二人。

        当然道家的路子是直接通过修炼、打坐,通关通脉,达到神明境界,但这个路子就更窄了,一般人要进到这个圈子里应该是比较难的,太极拳则是另一种相对更可行更容易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拳只是入道的初级功夫。实际上,真正能做到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舍己从人这些要求的人,已是少之又少,真正达到了这些要求,再去追求更高的层次,也就是内在的修为,这就是修习太极拳的正确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