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徐燕孙讲《洗桐图》的故事

 等待MYLOVE 2016-07-28

洗桐图国画 132×47厘米 1939年 徐燕孙 北京画院藏

薛良

徐燕孙(1899—1961),名操,字燕孙,以字行。号霜红楼主,斋号霜红楼、归燕楼等。“燕孙”二字寓意燕堂之孙,以示怀念祖父之情。早年徐燕孙于朝阳大学学习法律,从事绘画纯属天性使然。初学时并无师承,更多的是观摩古人真迹、默识于心。后来他得到工笔画家俞明的指点,绘艺大进。民国时期徐氏曾多次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成为首批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的画家,曾执教于京华美术学校和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徐燕孙是一位传统派的工笔人物画家,画作多取材于历史人物、史籍典故,尤擅仕女,善于刻画描绘对象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其艺术实践和探索推动了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堪称20世纪中国画坛人物画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另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任率英、黄均、刘凌沧等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均出自其门下。

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成立后,徐燕孙担任该院副院长。在日常行政工作之余,也成为北京画院第一代创作主力,他创作的工笔人物画成为北京画院丰厚藏品序列中的第一笔入藏,其《洗桐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洗桐图》是中国人物画领域的传统题材。画史上不乏用绘画创作讲述“洗桐”故事的高手,就20世纪的中国画坛来说,李可染、傅抱石、徐燕孙均创作过《洗桐图》。“洗桐”的典故来源于“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倪瓒出身豪门,却生性淡泊名利,常以诗画自娱。相传他爱洁成癖,故民间的传说故事颇多。“洗桐”便是一则关于倪瓒“洁癖”的故事。相传某日,好友来访,夜深宿于倪瓒家中。晚间倪瓒因担心客人不洁曾多次起床查看,听到客人咳嗽声后更是无心睡眠,天刚亮便叫仆人四处检查院落,看是否有客人吐痰痕迹。仆人遍寻不见,倪瓒便亲自起身查找,终于在梧桐树根部发现一处污渍,于是立刻命仆人取清水清洗整棵梧桐树。

徐燕孙的这幅《洗桐图》,描绘的正是倪云林与友人端坐梧桐树前,查看仆人清洗梧桐树的场景。画中右侧一棵梧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一名仆人从树冠中探身而出,正在向上拎起一桶清水。树下立一仆人,正在协助将水桶向上递出,“洗桐”的主题令观者一目了然。画面中主次人物层次分明,布局错落有致,体现出徐燕孙精湛的细笔功底。“洗桐”在中国画史上不仅仅是表现倪云林之“洁癖”,发展至后来更多是彰显我国传统文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徐燕孙创制此幅作品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堪称其重彩人物画之代表作。(华夏收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