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应用】LAVA Flex体部应用临床病例集锦(3)

 阿尔梅 2016-07-28

男,56岁。乙肝病史10余年。左叶小肝癌手术治疗半年后复查。


图片说明:图1为高分辨率T2像,隐约可见高信号结节;图2为弥散加权图像,相应结节呈明确高信号改变。图3为LAVA Flex蒙片图像,图4为传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蒙片图像;图5~6为LAVA Flex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显示病变动脉晚期明显强化;图7为静脉期图像,显示强化消退;图8~9分别为LAVA Flex及传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对比发现LAVA Flex的信噪比明显高于传统技术,而且红圈所示区域在LAVA Flex清晰显示。


本病例是肝硬化合并肝左叶小肝癌术后复查。平扫时常规T2脂肪抑制序列像显示肝右叶见可疑高信号结节病灶,弥散成像相应层面显示明确高信号病灶。LAVA Flex平扫能清晰显示一低信号结节,在对应的传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所获得的蒙片上也能发现低信号病灶,但与LAVA Flex相比该图像信噪比整体偏低。在LAVA Flex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时,于动脉早期病变轻度强化而于动脉晚期病变明显强化。在静脉期,该病变强化消退,提示相应病灶以动脉供血为主而门静脉血供减少,这是区分肝硬化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结节)和肝细胞肝癌的重要依据。对比冠状位LAVA Flex及传统技术冠状位图像,LAVA Flex的信噪比明显高于传统技术而且有效诊断范围大于传统动态扫描技术。注意红圈区域在LAVA Flex上结构显示清晰,而相应结构在传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显示不清,这是由于受局部磁场均匀度影响,在扫描时不能有效激发局部组织进行成像。

在肝硬化病情进展过程中实际上肝硬化相关结节处于不同的发展演变阶段,因此在肝硬化肝癌术后定期复查以发现有无新发病变至关重要,这样能更早期的发现新发小肝癌,显然这更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及准确判断预后。在对肝硬化进行复查时,动态增强扫描极为重要,借助该技术能更准确的发现异常病变并对病变性质进行准确定性。

本例新发癌变结节直径小于1cm,如此小的病变能否被检测到完全取决于成像序列的空间分辨率。依托于更高的梯度临床性能在LAVA Flex尽管一次成像获取四种对比度,但该序列扫描仍能实现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从而有足够高的细微病变显示能力。当然,实现高空间分辨率扫描也得益于GE高密度靶线圈设计,因为MR图像的信噪比与空间分辨率呈负相关,在高空间分辨率时仍必须确保有足够高的信噪比,否则噪音的干扰会严重干扰小病变的检出能力。

病例来源: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