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何没学好的人,才用三分构图法

 木木梦梦 2016-07-29

先来欣赏一下几张世界级大师的照片

阿诺德·纽曼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


爱德华·韦斯顿


理查德·阿威顿


有没有发现,大师级的照片都有个共同点,

画面主体从不在三分线交叉点上,

号称这能出好片的,

三分构图法,

怎么大师们都不用呢?

难道这个构图法有问题?


关于三分构图法,

第一次提出是在1797年英国画师,

John Thomas Smith的一本讲雕刻的书里,

然后看这哥们儿的画作,




根!本!没!用!三分构图!!!



实力打脸!



然后史密斯捂着脸跑去编撰了

一本叫做Antiquities of London and its Environs的书。

!!《伦敦古代史》!!

are you kidding me!?

没想到啊,

他还就火了,

人称“Antiquity Smith”(古代史密斯)

一个画师就这样跑去搞历史了。

三分构图的事儿就再没人提了。


然而就在最近这二三十年,

数码相机的快速兴起,

很多数码相机上就出现了一个叫做

“网格线”的东东。



说明书:这个东东的存在的初衷呢,是为了让初学者掌握判断所拍摄的景物垂直和水平的能力,尤其在拍摄风光和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时能作为参照来观察地平线是否水平。


记住是观察

地平线是否水平


水面


高山



建筑


照片不歪了,画面自然就顺眼多了。

就是这样的顺眼,

网格线的魔力就被很多摄影新手无限的

放大

放大

放大


头头是道的


“三分构图拍出来的东西让人赏心悦目”


得了吧,

画面赏心悦目,

绝不是你靠三分构图就能拍的,

不服?

给你看一张毫无人性的照片,


 

布列松著名的《单车》之所以抢眼,

并不是因为构图,

而是使用了图形-背景关系原则,

让主题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你非要说构图?

给你看吧


布列松使用了准确到毫无人性的

Snapshot就是标准的黄金分割

再看看你的三分构图

比如这个



本该在人身上的注意力,

慢慢,

慢慢,

慢慢,

······

转移到石头、海、天空上去了。


 

“专业摄影师都用它”




你说这个!?

安娜·莱博维茨的人像拍摄!?

好,我们加上三分线。



壁炉?

那些人又是怎么回事?

前方高能


这是一个有着基本框架线的 √4矩形

(两个对角线,四个互为商数的垂直线与水平线)

一个√4矩形可以被分割为四个较小的√4矩形

(译者备注:根矩形有完美的黄金比率)



为了均称地摆放安娜的模特,

她使用了动态对称的方法,

而不是表面上的三分法。



这是一个具有基本框架线的1.5个矩形

(与很多相机传感器尺寸相同)

和3个填充其中的√4矩形。

 这是一个完美的网格系统,

不论是

绘画、雕塑、摄影

都逃不开动态对称的方法。

骚年,醒醒吧!


“它让人目不转睛地

聚集在拍摄主体周围”





你说这个?

再来看大师的


在这张照片中,

我们可以看到安娜·莱博维茨

用模特的四肢和眼神凝视的方向创造出的

边缘与边缘之间的关系

这个技法叫重合(巧合)


 
卡拉瓦乔的绘画中隐藏的线


这个技法需要极大的脑洞

它并不是实体的“引导线”,而是“虚线”。

需要我们的大脑填补其中断裂隐藏的缺口。


 

“它将主体移出了中心位置”


Come on!

谁判定了处在中心位置就是不好的?

先甩几张主体在中心的图给你看





再看看所谓的三分构图拍的



加上对应物



如果我们用三分法

将主体移出中心位置,

那么我将需要一个

对应物来帮助保持影像的平衡

如果没有对应物,

我们只会制造出一个非常失衡的构图。

 

看名画

布格罗的画作显示了上下对称的平衡感


德加的画作显示了左右对称的平衡感

 

在看照片



主体位于图像中间位置,

但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是经过细心考虑的,

所以显示出和谐的平衡感。

 


“平衡感和趣味性镜头的基础”


你说这个?



照片显示了三分法如何造成

多余的消极空间

消极空间如果使用得恰当,

也可以用来表现孤独、隔离的感觉;

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贸然使用,

会显得非常菜鸟。

You see.



Gregory Crewdson的照片巧妙地使用消极空间提高了他的故事性


“它是新手的好起点”




怎么感觉我好像就到创作瓶颈区了!?



布格罗的画作显示了如何基于网格系统,

通过模特的姿势创造韵律节奏。

大师说:

相对于车轮由中心向外无限制扩散的辐条,

矩形内可用的对角线是有限的

(专业术语是“域”),

反而可用创造出更加有力的构图。

 看不懂,那么赶快重读高中几何数学吧!


 

“古希腊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创造了三分法”


快别瞎说,我怕达芬奇从墓地里跳出来掐死你




达芬奇,同包括古希腊艺术家在内的其他的大师级艺术家一样,

运用的设计技巧除了动态对称、黄金分割外,

还有阿拉伯式的蔓藤花纹、域、重合(巧合)、辐射线、图底关系、椭圆和罩壳……


 

“人类的眼睛本能地被交叉点所吸引”


这是我一直希望的,

将主体放置在十字交叉线上,

“嘭”,

然后你的眼睛就被我控制了。




为什么你的眼总是要看更亮的那一小片呢?

是它能带你领略四季的变换吗?



吸引我们眼睛的东西,

它称为“边缘闪烁”

指的是靠近主体边缘的高对比度元素,

将会大大地

分散观者对于主体的注意力

创造一个层次分明的对比度,

并清除分散注意力的“边缘闪烁”,

将有助于你控制观者的眼睛被构图所吸引。


 

“拍摄后,用三分法裁剪是挽救你的照片的最佳方法”


日本靠化妆、

韩国靠整容、

中国靠美图秀秀小剪刀。



构图拙劣、成像恶劣的照片,

再怎么裁剪都无济于事。

在结尾时分才开始工作,这违反工作顺序。

 

“力量点、黄金点,创造张力”


 

张力是这意思?



绘画:米开朗基罗


张力是这意思:

快点用力地张开你的小手,

让我碰到你。




男子差一点伸手够到他垂死的妻子。

正是这种无限的接近创造出了张力。



Gregory Crewdson的照片中用消极空间创造张力

 

同样是邻近定律

距离制造的消极空间

在这张照片中创造出了一种张力。


总结



版权信息

via:Peta Pixel

 摄影/作者:Tavis Leaf Glov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