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谎,对孩子而言只是不善言辞的表达

 jerryneedshine 2016-07-29
    
文|好事的汤姆和皮特


      先说个自己的真事儿。
      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具体哪天忘了。记得是一个下午,课应该是上完了,但还没放学。我们一群熊孩子在教师里疯狂打闹!玩儿的正起劲儿时,其中一个伙伴(我现在都能脱口而出他的名字),在追跑的过程中,口袋里的红领巾掉了出来,但他显然没有发觉。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它捡了起来,悄悄地,悄悄地……因为那天刚好学校要来检查每班带红领巾情况。嘿嘿,你小子今天要出丑了,你小子要倒霉了!
 
      我猜得没错,确实要倒霉了,但我没猜对结果。
 
      在我们还在教师里鸡飞狗跳地打闹时,班主任熟悉的身影和她logo似的标志性表情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屁股后面跟着那个丢了红领巾的同学。顿时感觉右眼开始跳,孙子,竟然告老师?你个怂泡……
     好像有人叫了“Cut”,教室瞬间安静,世界瞬间安宁。
     直接说结果吧。
     我承认了班主任给我的罪名,“偷红领巾!”(是偷不是捡),为了配合班主任的罪名,我又表忠心似地给自己“偷红领巾”编了一个很“合脚”的理由:我偷红领巾是因为贪图小便宜!似乎嫌自己埋得不深,坑挖的不大,我继续,我有不劳而获的思想,我懒惰,我没有艰苦朴素的精神…….我对不起……我……说着说着我自己都信了。

      恶作剧的初衷,只字未提。
      我就这么撒了个谎,撒了个另类的谎。没有甜头,自找苦头。让自己找“倒霉”的谎! 上个世纪的事情,我这个世纪还能“清新”呈现。委屈,屈辱,羞耻,应该不亚于胯下之辱,但我不是韩信,我是“心寒”。

       这简直就是行刑逼供
       我至少主动承认了错误!我至少还算敢作敢当!可我,即使背锅也没能说出真相,乖乖地,自己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活埋!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一个10来岁的孩子,除了伤心,更伤脑。我不懂。弗洛伊德,阿德勒,罗杰斯也没显其在天之灵。
 
       如今看来,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谎言,背后的真正动机来源于强加于孩子身上沉重扭曲的道德评判。来源于,父母老师对孩子教育时,模式性,灾难性,剥夺性的“自我”负面预言!对孩子任何犯错都视同妖魔鬼怪的非理性认识,和对孩子犯错采取逃避式地不接受。

      撒谎就是道德沦丧!从小撒谎,提前道德沦丧!撒谎的性质很严重,后果更严重。
       从小不学好,长大学不好。
       犯错=犯罪。 
       然而,其实,我只是想跟同学开个玩笑,仅此而已。 

       孩子为了得到认同和自尊,轻易地被道德和权威绑架。为了不“道德沦丧”,为了爸妈老师还能要我,为了证明我还是“有药可救”。我坚定地选择了撒谎,选择了背锅。
       用失去尊严来换取尊严!
       很另类。
 
       尼采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说谎。

       孩子作为一个纯天然的人,自带羞耻感。但因为年幼,基本处于“本我”的他们,唯有快乐,本能至上。撒谎,对他们而言不带感情色彩,没有双重目的,更多的时候是与父母沟通受挫时才被选择的工具。跟道德无关!

       道德?有巧克力好吃吗?

       但是父母习惯轻易地预设了一个逻辑:撒谎的孩子,约等于学坏,等于道德败坏。你要是这样……将来就会那样……似乎只有提前透支孩子所有的坏,才能留住他/她全部的好。对撒谎这种“品行不端”的问题,出现一个干掉一个,出现两个干掉一双。俗称,严加管教。

      然而,你在不断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时,孩子感受到的却是“道德大棒”对他们的攻击。其人之道还之彼身,逆反心理可能会油然而起。

     父母所做的,看似在管教孩子,实则透露出的是自己对孩子犯错的恐惧和无力。对孩子成长中必要历程的过度解读。父母只是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用道德规范翻译出来,投射给孩子。孩子无法在这种负面情绪下去感知你的积极动机,去体会你的良苦用心。只会强化他对撒谎的恐惧,然后泛化到对自己成长的恐惧。撒谎很可怕,处处都害怕。孩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一眼望去都是坑,区别只在于,是大坑还是小坑。

      然而,其实,我只是想多吃一块巧克力,
      然而,其实,我只是不希望被你责罚,
      然而,其实,我只是想获得你的关注,
      然后,其实,我只是想得到尊重与爱,
      所以我撒谎,仅此而已。
 
      如果你很平静。 
      对于孩子撒谎,当你开始质问时,你就已经在向他/她暗示:那是一件不被允许事情。孩子不承认,通常是没有承担的勇气,因为责罚严厉。不承认,还可能是因为害怕本来库存都不多的自尊,再次被伤害。被揭发,必然下不了台。

     那就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

     不会太久,当“那样做不被允许”的信息再一次传递给孩子后,你纠正孩子行为的初衷很快就能得以实现。孩子自会调动内在的羞耻感。不需任何评价和说教,他/她就会学着用被尊重的方式来表达。撒谎对他/她而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对孩子而言,羞耻感就是他们道德的最高限额。

     如果始终用道德高度去丈量谎言,并对孩子直接宣判。那份沉重感,只会让他们丧失基本尊严。孩子必会失去自我,背离自我。 

     是孩子都会犯错。
     尊重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犯错。体验孩子的情绪感受。最大限度的去处理事情本身。让孩子感受到宽容。
      抱着 “三天不挨打就会上房揭瓦”的态度对待孩子,犯错误时总是会去严厉责罚,棍子皮鞭轮流伺候。那撒谎很容易成为解决危机的良药偏方。承认也是个死,不承认也是个死。

      不接受孩子犯错,就无法避免孩子撒谎。

       对孩子的偶尔出格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心,孩子就是有大闹天宫的心,也没有猴子的本事。

      尊重和接纳是爱孩子最直接的表达。孩子不会和你的爱对抗。他/她会在你的接纳下慢慢体会,我错了吗?我可能会做得更好,我可以做得更好……我有满满的能量,可以坦然面对,无需去用谎言遮挡。我相信,父母能够知道,我所做的已经是我能做得最好。
 
      如此,撒谎会离孩子越来越远。他/她得到了承认,他/她得到了认可,他/她能做他/她心中自己的他/她(有点绕)。

      孩子的谎言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它只是旅途中迷失方向后的一间休憩小屋,它只是出场名单里面的一个小演员。它只是一块口香糖,你会咀嚼但不会吞咽。它所承载的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对爱的呼唤。

      撒谎,对孩子而言,只是不善言辞的表达,仅此而已!

微信jerryneedshine

微博:好事的汤姆和皮特
这里,只有你........长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