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功原理第六讲适度运动

 雪地情缘 2016-07-29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有一种关于指导健康意识和行为的说法,叫做“生命在于运动”。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对此津津乐道,认为这句话是不二真理。其实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殊不知就是这句话,不知误导多少人,甚至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没有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运动才对人的健康真正有好处。或说,什么样的运动才能保障人的健康。因为“运动”是一种泛概念,运动是有许多的范围(如生存运动、健康运动、竞技运动、消遣运动)、形式(脑筋运动、体力运动、武术运动、体育运动等,以及各种运动类别中的不同流派和各种流派中的不同内容等)、幅度、强度以及时间长度的。仅从运动的幅度、强度和时间长度而言,有些运动是剧烈运动、强劲运动、超负荷运动、长久运动和局部运动;另一些运动则可以是轻度运动、缓慢运动、短暂运动,以及整体运动。而往往,剧烈运动、超负荷运动、长久运动和局部运动,对健康实际上并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危害。在现代的体育竞技场上(包括训练场上),大多项目属于“危害”种类的运动。尽管从事这些运动的都是体质很好的年轻人,但在体育场上,个个累得头晕眼花,上下气不接,精疲力尽几乎瘫倒,或是发生运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亦常常发生。我们还见到,在一些中老年人追求养生健身的队伍中,有些人盲目迷信“生命在于运动”,而忽视他们身体存在的某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而热衷于参加什么长跑比赛、自行车比赛、篮球比赛、跳舞比赛等,结果,不幸猝死在比赛场上。

前些年,有个很有名的健美操明星,是个女青年,经常在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教“五分钟健美操”。她们那样的健美操,运动量很大,而且节奏很快,做操时呼吸始终处在不自然的紧迫状态。就是这么一种运动状态,教练员一面做还要一面喊口令。喊出的口令因为呼吸不足而发喘发颤。然而这种颤抖短促的口令声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美,被年轻的健美爱好者竞相模仿。

我当时看到这个节目后就说,这样一边跳一边喊的运动形式和教学肯定不利健康。后来听说这位健美操女明星得急病死了。我虽然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不治之病,但我想,这肯定与她教操的运动形式有因果关系。试想,一面剧烈地蹦跳,一面上气不接下气地喊,脏器肌体一直处于缺氧状态,不得急病早死才怪!

为什么这些人按着“生命在于运动”的信条去运动,结果倒没有保住生命呢?原因在于他们不知“生命在于适度运动”。少了“适度”两个字,将会误多少条卿卿之性命!所以,我认为,由西方发展起来而形成世界性的所谓体育运动项目,许多实际早已背离了“体育”的属性,成为事实上的“体残”运动。而诸如中国的太极拳和气功等传统运动项目,才是真正的体育。因为他们都是适度的运动。

适度的运动,就是平衡的运动,就是中和的运动。我们在第四讲“注意平衡”中已经说明了它的道理。

今天也有人从气功动静功的角度,提出“生命在于静止”的说法,看起来从强调静动修炼上颇有道理。然而这种理论并不知道或尚未认识到,绝对的静止在宇宙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例如一些动物冬眠,和一些植物果实的休眠,看起来它们当时都处于静止状态,其实生理中当时不仅在发生微妙的运化,同时也在接受大自然的不断育化,并非死寂之静。再看道家打坐的静功,这种静功虽静,但其静在形,而内里却是有气在动,不能算为静止。更莫说修炼气功光练静功是不够的,尤其在初入门径时,基础未牢时,是要动静兼炼的。故我们提出的养生感念是“生命在于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适度运动”即具有科学性(如上述),也具有合理性。合理性就体现在因人而宜。比如年轻人比年老人体质好,运动幅度可大一些,反之应小一些。而同龄人,因为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差异,运动幅度的强弱、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间的长短,都应该有所区别。还有男女老幼不同的人,因为存在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和发育情况的不同,除上述情况外,运动形式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这一切都叫做“适度”运动。只有“适度”才对生命健康有益无害。

运动的“适度”,包含的内容是很广的。除了上述运动强度、幅度、范围、时间外,在我们生理结构上也有个运动适度的问题。比如我们做一个跨步动作,做一个扬臂动作,做一个扭头动作,都要把握适度,即都要处于我们生理结构限度的允许范围之内。否则,轻则做过动作之后不舒服,重则可能会导致筋骨肌肉扭伤。

“适度”,在动功中还包括。即不过度,也避免不及。不及就是动作姿势不到位,火候欠缺。比如松柔功中的转肩,在转的过程中要达到一个周转(三百六十度),像轴承一样,转一个满圈。如果只转半圈就属于不及,没有适度。又如“仙鹤展翅功”中伸颈缩颈,该伸的要尽量伸,该缩的要尽量缩,不然就属于不及,没有适度。如果不及,而达不到应有功效,那与过渡一样,都是劳而无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