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歌 | 当巴图为宋丹丹唱起《当你老了》,我们才终于听懂眼泪背后的故事

 静雅轩345 2016-07-30

7岁父母离异

母亲独立拉扯他长大

一首《当你老了》

道尽巴图对母亲宋丹丹的26年的深情




“从小我一直都觉得我妈妈是最大的全世界最厉害的,慢慢的觉得妈妈老了,我也长大了我需要承担更多的东西,我需要去包容她,接受她老了,但是我还爱她不管她是什么样子。”




舞台上,巴图的身后,大屏幕上闪过一幅幅昔日的老照片,从青葱岁月到孩提时代,再现了宋丹丹年轻时期最美的时刻,也见证了母子陪伴的点滴岁月。




直到26年后的今天,

当巴图唱起《当你老了》这首歌

我们终于听懂了这个大男孩对母亲最深情的爱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愿母亲不老,愿亲情常伴




附:《当你老了》背后的故事:打动全世界除了“你”


《当你老了》这首歌大部分歌词出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同名名作,连同他一生写下的大部分情诗,都是献给一个女人——茅德·岗。悲剧的是,感动所有人的诗篇,却无法打动倾心对象。



 
我一生的烦恼
 
开始了
 

  “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认识茅德·岗的第一天叶芝写道,一语成谶。

  1889年1月30日,24岁的叶芝第一次见到茅德,就被她的美貌震惊:“我从未想到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如此之美。它属于名画、诗歌、传说的往昔。”

  茅德·岗比叶芝小一岁,算是一名奇女子。她的父亲是驻爱尔兰的英军骑兵上尉,她在目睹了爱尔兰佃农受英裔地主欺压的悲惨状况后,大为触动,放弃舒适生活,毅然投身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中来。她身高一米八,性格强悍果敢,富有激情,又很擅长演讲,加上出众的容貌,轻而易举便赢得众多拥戴。

茅德·岗

  茅德对叶芝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孩,眼镜片后面一双深陷的眼睛”,“衣着寒酸,粘着颜料斑点”,除了欣赏他的诗,他对她无甚吸引力。彼时叶芝放弃了当一名画家,诗名还未远扬,家境清贫,他爱恋茅德,但觉得自己“不成熟缺乏成就”,不敢表白。

  两年后的1891年,两人在都柏林会面,茅德后来写了一封信给叶芝,说她梦见他们前生是阿拉伯沙漠边境的一对兄妹。叶芝误解了她的意思,激动万分赶去向她求婚,遭到拒绝。两人继续保持友谊,茅德对叶芝若即若离,失落了遇到难关了,才会转向他寻求安慰。而叶芝从来都敞开怀抱。不得回报的爱凝聚成一页页情感浓烈的诗篇,作于1893年的《当你老了》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剪不断理还乱的
 
感情
 

  叶芝与茅德一静一动,性格差异明显,共同话题大概就只有政治与通灵。前者也是叶芝为了迎合她,才努力参与其间,尽管他对茅德宣扬的暴力革命持怀疑态度,但两人在塑造爱尔兰民族认同这点上不谋而合。

  叶芝的诗歌早期深受雪莱影响,朦胧忧郁充满浪漫主义,中期转向关注民族精神、社会现实,与茅德的影响分不开。1932年叶芝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理由就是“诗歌始终富于灵感,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热衷秘术是他们共同的嗜好。叶芝终生都对神秘主义、唯灵论抱有浓厚兴趣,并深刻影响了其诗歌风格。他与朋友创建了“都柏林通灵学会”,对秘门奇术无所不窥,喜欢刻苦钻研,茅德·岗对此的热情毫不逊于他,她还拥有“灵视”的能力。

  叶芝承认茅德“拥有我的全部”,但他并不乏风流韵事,向剧院女演员、体操教练等寻求肉体的慰藉。1894年,正当他陷入无望的单恋中,认识了女小说家奥利维娅·莎士比亚,相谈甚欢,后者嫁给了一位比她大很多的律师,婚姻也不美满,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1896年他们同居了,叶芝同样为她写下过缠绵情诗。虽然次年分手,但彼此终身以知己相待。茅德不愿嫁给叶芝,但当叶芝对其他女子发生兴趣,她有时又从中作梗。她鼓励叶芝与奥利维娅分手:“不要让比你逊色的人阻碍你的发展。”

  1903年,茅德·岗与一名爱尔兰军官约翰·麦克布莱德少校结婚。麦克布莱德曾参加南非的布尔战争,帮助荷兰后裔抗击英国人,被爱尔兰人视为英雄。茅德更像是选择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得知婚讯的叶芝,正要在一个公众集会上演讲,如遭晴天霹雳,接着病倒了。挚友格雷戈里夫人将他当儿子般照料了两个月,他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仓促的婚姻没有给茅德带来幸福,婚后第二年两人有了一个儿子,但麦克布莱德酗酒,对茅德的妹妹性骚扰。因为婚前茅德加入了天主教会,不允许离婚,只能与丈夫分居。1908年她和叶芝重归于好。


 
我已
 
精疲力尽
 

  1916年,英国拒不实施议会已通过的爱尔兰自治法,爱尔兰人趁英国忙于欧战,4月24日在都柏林揭竿而起,宣告爱尔兰共和国成立。但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六天后就被英军残酷镇压了。15名领导人被枪决,其中就有茅德的丈夫。

     茅德·岗获得了自由身,仍未死心的叶芝赶往法国向她求婚,回答依然是否定的。格雷戈里夫人鼓励他继续努力,叶芝答道:“不,我已筋疲力尽了,我不想再做任何努力。”他当时已51岁了,转而向结识已久的乔安娜·海德求婚,这位25岁的姑娘对诗人仰慕已久。1917年,两人在伦敦结婚。说起来乔安娜还是叶芝老情人奥利维娅的嫂子与前夫所生的女儿,她出身爱尔兰贵族家庭,通晓多种语言,“聪明得可怕”。夫妻俩婚后感情很好,生养了一儿一女,叶芝说“她使我的生活恢复宁静和秩序”。

     叶芝与茅德的关系渐渐降温,他们一直通信到1928年结束。1939年叶芝逝世,作为爱尔兰的文学巨人,极尽哀荣,茅德未去凭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