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才是真正的土楼故里(征文一)

 祥语文 2016-07-31



平和六成楼


平和土楼在福建土楼中的地位


文/张山梁


福建土楼,是十五世纪中叶起,福建漳州沿海地区群众因抵御倭寇需要而修建的楼堡。目前,漳州地区尚存有各种类型的土楼2150多座,分布在除东山县以外的各县(市、区)。其中,平和县保存较完好的有474座,仅次于南靖县。遗憾的是,在上世纪末的福建土楼“申遗”中,由于某种主观原因,平和土楼未能挤进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名列。然而,单从数量这一方面来看,如此众多的土楼客观存在,就奠定了平和土楼在福建土楼中的独特地位。可以说,平和土楼是福建土楼永远也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支点,抹不去的一片绚丽云彩。


平和六成楼

一、分布均匀,类型齐全


从分布上来看,平和县现存的474座土楼,全县15个乡镇均有分布,坂仔镇以72座为最多,其他乡镇依次是,南胜镇50座、芦溪镇45座、九峰镇44座、大溪镇37座、山格镇35座、崎岭乡31座、霞寨镇30座、安厚镇29座、五寨乡29座、国强乡26座、小溪镇18座、长乐乡和秀峰乡18座、文峰镇10座。如此均匀的分布,是其他县份所没有的。就连数量最多的南靖县,也主要分布在九龙江西溪上游的9个乡镇,其他乡镇则较少。


平和土楼主要有园楼和方楼两种,还有方楼套方楼(如五寨乡埔坪村的思永楼,在三层的单元式方楼内院中,又建1座四层的方楼)、带楼包园楼(如芦溪镇芦峰村的丰作厥宁楼,在四层的单元式园楼外,又建造马蹄形的三层的单元式土楼)、半月楼(如九峰镇下西村的朝阳楼、东富村的彩青楼)等不少变异形式的土楼。尤以单元式园楼最多,有200多座,被誉为“单元式园楼之乡”。



平和绳武楼(世界上最精美的土楼)


二、众多之最,典范之作

在众多的福建土楼中,平和土楼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众多的土楼之最和典范之作。



从之最来看,至少有“三个最大、一个最早”:一是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溪庄上城,是福建土楼中最大的方楼,土楼周长700多米,南北宽约220米,南墙123米、北墙190米,占地面积34650平方米。二是位于安厚镇汤厝村巷口自然村的云巷斋楼是福建土楼中直径最大的圆形土楼,为单元式两层土楼,直径达147米,有108开间。三是位于大溪镇江寨村的淮阳楼是福建土楼中最大前方后园式土楼,整座楼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12.7米,楼的东、西、南三面又建一圈“楼包”,最盛时居住140多户、700多人。四是位于芦溪镇芦峰村的丰作厥宁楼,在100年前就有欧洲的摄影家将它的古老风韵拍成明信片,并在欧洲发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土楼照片,也是福建土楼最早在国外展示风采的土楼。



平和庄上大楼(世界上最大的土楼)

从建筑的经典来看,平和至少有3座土楼在各类福建土楼中堪称典范之作。一是位于九峰镇黄田村的龙见楼是单元式园楼的典型。该楼始建于清康熙辛酉二十年(1681年),外径82米,环周50个开间,每个开间为一个独立的居住单元单元之间完全隔断、互不相通。每个单元的平面布局相同,呈窄长的扇形平面,均设有独立的出入门,进门后依次为前院、前厅、小天井、后厅、卧房,卧房共三层,有独用的楼梯上下。园楼中央为直径35米的内院,是居民公共活动的场所。二是位于霞寨镇西安村的西爽楼是单元式方楼的典型。该楼始建于清康熙辛酉十八年(1679年),面宽86米、进深94米,平面呈四角抹园的长方形。方楼周边是三层的土楼,由65个独门独户的小单元围合,每户占1个开间,从底层到顶层与相邻单元完全隔开,无走廊连通,自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各户有有单独的出入门,进门是单层的门厅,靠墙设灶台,经小天井旁的侧廊通大厅,厅后是卧房,卧房一侧设楼梯上二、三层。方楼内院中整齐排列着6组两进的祠堂。三是位于大溪镇庄上村的庄上城是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方楼的典型。该楼前端为方形,转角抹园,后部呈不规则的弧形,四周为三层楼,局部依地势高低只建两层。进入任何一个单元式住户,其三楼都设有通廊与相邻单元贯通。


平和延安楼,建于万历癸末(1583年),漳州市唯一一座位于城区有人居住的明代土楼。


三、底蕴深厚,传承悠久

从已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平和土楼来看,主要建造于明清两代,从未间断,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扬光大。最早的是,小溪镇新桥村的延安楼,建于明万历癸未十一年(1583年),距今已有430年,与福建土楼中建造年代最早的漳浦一德楼相比,只慢了25年。从这点上看,平和土楼的兴起与整个漳州沿海地区同步,平和百姓也理当属于土楼首创者、发明者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平和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又被注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与古老土楼中寻求相互交融、和谐统一,让历经沧桑的平和土楼有了现代的气息和活力。如在崎岭乡下石村的中庆楼和到凤楼之间,架设一座两层造型奇特、结构精巧的现代钢构廊桥——桥上书屋,横跨在溪流之上,将两座土楼连接起来,浑然一体,极具和谐,成为我国唯一荣获阿迦汗建筑奖的建筑物,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八大环保建筑之一。



当人们行走在平和土楼之间,浓郁的文化气息迎面而来。如芦溪镇蕉路村的绳武楼,其楼名出自《诗经·大雅》“绳其祖武”,勉励后人继承祖先的业绩和优良传统;而其雕刻更是美轮美奂,门窗木雕多达600多处、746幅,镂空雕刻的花鸟、鱼虫、人物、瑞兽、山水、兵器,特别是用各种形态的龙变化组成的“福、禄、寿、全”等字体,形象逼真、图象生动,气韵浑然、立体传神,被称为“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宝库”。又如,庄上城是天地会首领张耍(又名万礼)和叶冲汉以万为姓早期结义的旧址,其楼是在张耍任厦门水师提督后,为感怀叶冲汉在他早年穷困时的资助和鼓励,回馈帮助叶冲汉建造的,见证了人世间的情谊与善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