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

 叶诗梦 2016-07-31

 

 

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

   这是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三绝(其三)》“饭后茶前困思生,水宽风稳信篙撑。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中的两句。
                                        ——题记——

 

 

    扬州爱莲闲人老师一阙《忆江南·荷风》教荷塘起了涟漪,荷风拂面,盛夏也感清凉。
    涟漪里,心绪几何多?
    得酒独斟常乱步,寻欢多感一婆娑。
    随影弄清波。

    学生斗胆和了一首《忆江南·江南岸》:
    江南岸,何处柳荫多?
    过了横塘指越溪,银絮金穗舞婆娑。
    小桥枕清波。

   
在加注中我说,横塘、越溪都是姑苏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老师便说横塘去过,越溪未到。我说一旦有空让学生慢慢给老师道来。
 

 

 

 

     关于越溪,有太多的传说。家乡的故事总是没完没了。
    越溪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南部,东依京杭大运河,西倚四季花果飘香的七子山,南临烟波浩瀚的东太湖,北座名胜古迹上方山,是苏州市的南大门。
    越溪境内交通便捷。境内六级航道“越来溪”贯通南北。
    越溪之名,源自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挖溪攻打吴国,横截山脚凿石开渠以通苏州,故名之。后人称此水道为“越来溪”,并依溪而居,繁衍生息。老道的祖母的祖母的祖母,说不定是越来溪船上的船娘呢。
    诗中所提越溪,泛指越溪风光带。有现在初具规模的吴中区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副城市中心;有石湖景区;有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将来建成的太湖新城、古越城遗址。
    由于篇幅较长,让老道分几期给网友介绍之。今天先说石湖。

 


 

 

     石湖不仅自古以来就是风景名胜,而且还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据说苏州最早之城即是由伍子胥所建之“阖闾大城”,而姑苏城之得名,应自石湖西畔吴王姑苏台始。自吴越春秋以来,骚人墨客对石湖风景多有题咏,唐时石湖荷花荡所产之伤荷藕即已使石湖远近闻名。然石湖之得以著名尚因祖籍苏州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其痴恋石湖,晚年退隐后终于卜居石湖,以皇上御赐“石湖”二字而筑石湖别墅。范在寄情山水极目石湖之余,曾提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至今尚刊刻于范公祠壁。遂使石湖声名得以广传。到明洪武年间之时,因僧人妙声之文“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至此,石湖则声名显赫了。
    石湖位于苏州市西南郊,约十二里远近,如果你站在宝带西路上的一座单臂斜拉的大桥上向南眺望,晴阳姣好之际,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一条绵延逶迤的青山,上有一座古塔直插云宵,其左右近处高峰上则有一巨金色大佛像,古塔与佛像的东面就是一片烟波飘渺的大湖,这便是石湖了。
    农历八月十八日,站在行春桥头便可见水面上一串月影随波浮动,此乃"石湖串月"奇观,每逢此时我便夜游石湖赏月观景。
由北走过牌坊至石湖边上即是行春桥同越城桥,此二桥联袂相牵,位于石湖北边,跨石湖之上。正如同楞伽塔为上方山的标志一样,行春桥亦是石湖的象征,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算得上是苏州最有名的桥之一了吧。

 

 

       

    行春桥是联拱石桥,据说最早曾有十八拱,后改为九拱。桥贴水而建,长面微弧,横向宽广。桥头两边石栏上各有石狮相卫。而越城桥则为单拱石桥,雄伟大气,桥面高耸,以利舟楫通航,桥以越来溪与越城而得名。二桥相连,如长虹卧坡,高低起伏很有韵致,桥影映波,清晰可鉴,足供赏玩。立于桥上面南极目,则湖光山色,烟云苍茫,塔影石佛,姑苏台苑,波心蠡岛,水畔渔庄,古亭垂柳,画舫郊台,鸥鹭舟楫,商贾游客,湖左平畴近水村庄,种种之胜景无不悉收眼底,难怪范成大《重修行春桥记》中有“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游无异”之句,此言不虚耳。
    然而行春桥得以扬名非为桥头烟景,主要得自“石湖串月”之奇景。石湖串月,与杭之三潭映月,京之卢沟晓月,川之峨眉秋月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赏月胜景。每年旧历八月十八夜游石湖看行春桥下串月,为历来苏州之一大风俗。清人沈潮初曾有记道:“行春桥跨石湖之上,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或云十八夜串月,从上方塔铁练中看出,是夜月之分度,适当铁练之中,倒影于地,联络一串。”沈潮初之《忆江南》词足可玩味: 苏州好,串月看长桥,<>
此夜爱吹箫。

    
    另从徐崧《题范石湖别墅故址》之诗:
    “楞伽片石小天台,破殿无僧日夜开。
惟有行春桥畔水,画船常载丽人来。”亦可约略想见当日情景。(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