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大伦:从朋友的身体调养过程,谈中西医的治病思路

 为什么73 2016-08-01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摘要  

我朋友说:“梅奥诊所集中了美国西医的很多学霸(这是原话,他用了学霸这个词),就是顶级的西医专家,他们一见到我,就跟我聊中医,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是其实我不懂中医,我就好奇,问他们为何了解中医?他们说,自己都在看中医的书,里面有很多理念,很有价值,我们要拿来,丰富我们的医学体系,建立更新的体系,引领医学的发展。”


来源:“罗大伦”博士公众号

院长在线获授权转载


1

从一位朋友的身体调养过程,来分析中西医的治病思路

经常有人讨论中医和西医的事情,我觉得凡事需要客观一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好、高明的,每件事情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我下面从一位朋友的身体调养过程,来分析中西医的治病思路。

 

我这位朋友,是位男士,四十多岁,工作紧张忙碌。在连续熬夜几天后(据说甚至有一夜整晚没有睡觉,其余都是凌晨两三点睡的觉),出现头痛的情况。


这种头痛,在后脑勺那里,牵连后颈,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像是竖着的两条筋痛,牵连整个后半部头皮。


这个疼痛不分白天黑夜,夜里甚至能痛醒,后来痛的感觉头皮都发木。


这个头痛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什么方法都没有缓解,什么按摩,刮痧,洗热水澡,休息,都没有效果。


这兄弟自己买了什么正天丸之类的祛风通络治疗头痛的药物,毫无效果,他很气愤,号称治疗头痛的药物,怎么没有效果呢?


于是,工作受到影响了,公司开会的时候,他都是强忍着疼痛发言的。然后就头脑昏昏,必须休息。


这样挺了几天,终于在一个夜里,实在痛得无法入睡,觉得“生不如死”,在下半夜,跑去一家医院急诊。

 

下面就是西医的处理方法:医生给他验了血,看没有问题,没有什么感染,于是,为了帮助他暂时摆脱痛苦,就开了一种药,叫布洛芬。这是一种止痛药,可以影响神经传递,令人感觉不到疼痛,广泛应用于疼痛领域的治疗,包括风湿疼痛等等。但是,医生同时告诉他,白天需要认真观察,这个药只能起效几个小时,如果还是痛,应该再做检查。


这种处理是比较得当的,也做了提醒。这兄弟晚上可以暂时睡觉了,他说虽然还痛,但是轻一些。


这样,他对付了两天,但是最终觉得还要检查,因为每次服药,只是三个小时左右有效,三个小时过去后,头又开始痛,痛不欲生。


我们可以看到,急诊的处理是有效的,解决了他的急病,争取了时间。但是疾病的内情,还要探究。


于是,这兄弟去了医院内科。

 

西医内科检查得比较仔细,对头部进行了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发现他血压比较高。所以西医医生分析,应该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这种判断是对的,高血压确实会引起头痛,西医医生介绍,高血压会引起肾脏、心脑血管等问题,危害比较大,必须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多亏检查出了高血压,否则这个患者没准会有危险。


接着,医生介绍,此时,必须服用降压药,而且,这种降压药,是终身服用的,以后一直要靠它来控制血压。


这兄弟后来描述,当时觉得医生的推理特别严谨,尤其是用证据(血压数据),来说明了自己的问题,真是高明。但是,一听到终身服药,他突然觉得绝望了。自己才四十出头啊!难道要和那些老人一样啦?


这次,这兄弟没有服用降压药,转而求助中医。

 

中医是怎么认为头痛的呢?中医有个理论,认为前额头痛,与阳明胃经相关,两侧头痛,与少阳胆经相关,巅顶头痛,与厥阴肝经相关,后脑勺头痛,与太阳膀胱经相关。


所以,后脑勺头痛,多认为是受寒引起。因为受寒容易引起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


但是,他用温阳的方法明显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温阳驱寒的方法用过那么多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个兄弟的脉是数的,舌质有点红(并非很红,所以有误导性),我分析,因为是熬夜后引起,熬夜损耗肾精,而且他自己说口干,想喝凉的饮料。于是,我就推荐了他服用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


但是,我没有让他按照说明书吃,而是超出三倍的剂量服用,一般水丸可以服用一瓶盖(20粒),我让他一次服用三瓶盖(60粒)。因为如果长期滋补,按照说明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需要立刻滋补肾阴,则需要量大一些,因为我们平时熬汤药,开这个方子,量要比丸药大出很多倍,所以,救急时超量服用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疗效了。他当天晚上开始服用,第二天,头痛消失,接着自己服用了两天。血压正常,头部正常。


本来这个事情我简单写过。这次写,是因为他告诉我,这些天熬夜,头部再次疼痛,他想起了上次的经历,于是自己又服用了这个药,也是一天就恢复了。


这事提醒了我,想要跟大家再次分析一下此事。


2

中医对这个谜团的解释,是在中医系统里面,西医无从理解

大家看,西医也是非常有效的,急诊的布洛芬,可以救急;门诊内科,检查出了身体血压的异常,这也是分析出了头痛的相关因素,可以对症治疗,我觉得,这个医生说的终身服药有些最后也未必,只是阶段性服药而已。


但是,好像这个降压药,可以解决头痛和血压问题,然后为何会头痛和血压高,则仍然是个谜团。


而中医对这个谜团的解释,又是在中医系统里面的,西医还无从理解。

 

中医认为人失调后,会进入一些症候群中,中医叫证,所谓阴虚,是一个证。就是说,当患者出现舌红,舌苔薄或者无苔,脉搏快,口干想喝凉的,眼干,手脚心热,心烦,腰膝酸软,虚烦失眠,骨蒸潮热等一串连在一起的症状的时候,中医认为这些症状,串起来,叫“证”,代表这个人进入了阴虚的状态。


那么,这个“阴”是什么?这个阴,是主静,主润的物质,比如津液、血液等,如果这些物质不足了,人就会如此。


在西医里面有组织液缺乏这个病症吗?我不清楚。而且,西医认为,点滴液体,就可以进入体内了,就补充了体液。


中医对此却很较真,中医认为,体内的“阴”,并非喝水,点滴补充液体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两个层面的物质,这些液体,一部分身体可以直接使用,还有一部分,要经过身体的工作,转化成另一种液体的存在形式即“阴”。


所以,中医看来,一个阴虚的人,拼命喝水,不但阴虚未必会解除,还可能会出现体内水液过多的情况。


只不过阴虚的人体内会变得热起来,会消耗更多的液体而已,所以他们会本能地口渴想喝凉水。


所以,我总是在想,西医研究中,是否可以针对体液,在中医的启发下,研究一下体液是否有更多的层次?

 

那么,这个例子,是否就显示中医具有绝对优势解决终极的问题了呢?


我觉得也未必,我想,分析出这是阴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很容易错误判断,这个兄弟舌苔并没有那么薄,舌体还胖大,除了脉数,想喝凉水,阴虚的其他指证并没有那么突出,所以给诊断带来难度。因为中医的症状的收集分析,更多的是靠中医个人的经验,所以,我想在临床中,往往分析起来,会有很多难度的。我是研究中医诊断的,但是这次分析,也感觉很挠头,好在最后“侥幸”命中。


我常常问自己,再来一个,我能判断出来吗?


我们似乎缺乏像量血压的设备那样的,直接看到治标的工具。

 

很多人反对中医诊断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认为中医就是要靠练习,靠悟性,靠神识修炼来提高诊断水平。我觉得这就是进入了名医是稀缺资源,是寥若晨星的,而庸医是一片一片的境地。如何给中医更多的工具,使更多的医生都成为名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就是说,中医的道理在那里放着呢,确实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未必在临床中都能找到相关线索,做出正确判断,如何寻找更加确切的,有效的诊断方式,需要继续探索。


有人会觉得,这个例子说明了“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我觉得也不能太盲目乐观,首先,西医治标是有效的,也解除了部分痛苦,而最大的问题是,中医治本,但是真的每位医家都能找到本吗?


3

我一直觉得,中医尚需发展,并非老祖宗讲的,就是中医的全部。

我一直觉得,中医尚需发展,并非老祖宗讲的,就是中医的全部。历朝历代,中医从未停止发展,如果把从马王堆出土的医籍拿来看一下,和今天的中医相比,可以看到两者相差是多么大。所以,今天的中医,后人看来,很可能会有同样的感觉。


对于诊断方法的研究,尚需大量的努力。

 

那么,有人会问:这么说,高血压就吃六味地黄丸吗?


不是的,这是不了解中医的问法。中医关注人体的“证”,任何内科疾病,基本都会被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等证中,所以,西医的高血压病,在中医也会有这些分型,所以也有人正好相反是阳虚,需要吃金匮肾气丸呢。


同样,再说头痛,关于正天丸,具有祛风活络的作用,但是严格地讲,它只调理经络瘀阻的情况,对于阴虚血虚等等等等其他证候,是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的。


这就是中医的道理。


而实际上,关于医学体系的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就好,医学是为了救人用的,每当自己的体系有了不足,要加紧吸收研究,完善自己的系统。

 

我的朋友何健博士,是位西医,曾经一直在美国的梅奥诊所工作,那里说是一个诊所,其实是个大型的医院,全美排名前几位。何健博士对我说:“你们中医都不知道自己在世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引领作用。”我听了大吃一惊,觉得如果是中医自己说,就会让人觉得在吹牛,忙问为什么? 


他说:“梅奥诊所集中了美国西医的很多学霸(这是原话,他用了学霸这个词),就是顶级的西医专家,他们一见到我,就跟我聊中医,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是其实我不懂中医,我就好奇,问他们为何了解中医?他们说,自己都在看中医的书,里面有很多理念,很有价值,我们要拿来,丰富我们的医学体系,建立更新的体系,引领医学的发展。”


所以何博士后来回国后向我借中医的书,说要学习一下。


但是,这话也不能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因为,我觉得中医需要继承与发展的,还有太多。中医西医,需要互相借鉴学习。


人体很复杂,在生命和疾病面前,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医学体系,都还有差距,需要努力探索。




【延伸阅读】


罗大伦:相信你自己的身体,它会做好的


那天,我们去云南腾冲,因为腾冲驼峰机场的天气环境险恶,飞机无法降落,所以就改飞保山,然后,从保山驱车,跨越高黎贡山脉,进入腾冲。


这条路有些路段非常难走,蜿蜒盘旋,有的地方我还见到了山上落下来的石块。


一路上,我们车上几个人在聊天,聊得很开心,直到司机突然问我们:“刚才你们觉得身体难受了吗?”


我们都回答:“没有啊,没有任何感觉啊?”


机说:“那说明你们身体还不错,就在刚才,我们经过了一段号称死亡公路的路段,因为从上到下落差非常大,很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一些外地来的大货车,因为刹车系统没有喷水冷却装置,车都会出大问题的,所以这段路被叫做死亡公路。”


我们听了面面相觑,想想刚才确实没有什么感觉啊,尤其是像我这样对身体的感觉特别灵敏的人,都没有任何感觉。


我对司机说:“多谢您现在才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如果在之前,您提前告诉我们:我们现在马上就要经过死亡公路了,这段公路落差非常大,很多人身体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果您提前这么说的话,我想我们多数人都会开始紧张,然后细心体会,最终有感觉的。”


大家都纷纷说可能是这样的。

 

这是种很有趣的现象。前面的事情中,公路落差确实大,很多人会有感觉的,但是关注此事,感觉一定明显,甚至没有感觉的人,也会找出感觉来,而没有关注此事,则即使身体有反应,也没有体会到。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个著名的现象叫“医学院新生现象”,读过医学院的人都知道,在刚刚进入医学院的时候,开始学习各种疾病,很多学生,会在学习到什么疾病的时候,尤其是学习这个疾病的各种症状的时候,会越学越觉得自己有这些症状,会觉得自己也患了这种疾病,很多学生学习到哪种疾病,就觉得自己患了哪种疾病,直到后来越学越多,最终这种感觉才会消失。


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很多养生爱好者的身上,有些爱好者,没有更多的医学实践,也就是说没有机会“脱敏”,所以会越来越关注某种症状,然后就觉得这个症状越来越严重,然后,很多朋友会进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觉得自己真的患上了这个严重的疾病。


甚至还有这样的朋友,去医院检查,医生判断她没有患这种疾病,她反而更加不相信,觉得医生误诊了,或者是自己很重了,于是更加焦虑。


有的人,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甚至还最终真的身体出现了失调。这里面最典型的是心脏的问题。一般您不注意的时候,不会察觉到心跳的存在,可是,有的人学习了什么关于心脏疾病的知识后,开始关注心脏,一开始关注,开始查自己的心跳,体会心跳的感觉,试图寻找异常,可是,心跳是多么微妙的事情啊,您一紧张,心跳一定会有所变化的,这本来可能是正常现象,可是有的朋友就开始紧张了:哎呀,我捕捉到一个“异常”!然后,是更加紧张,更加“异常”,很多人就此认为自己患上了心脏病,而如此紧张地关注心跳,如此焦虑,对心脏还真的就没有好处。


所以,心态对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这些心理暗示的作用,也是比较大的。有的朋友,在治疗过程中,会不断暗示自己身体出了大问题,医生看了都没有效果,于是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紧张,此时,他们对身体的自我康复能力完全不相信了,这样的患者,服用同样的药物,往往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而有的患者,没有这么敏感悲观,而是充分相信身体自己的康复能力,服用药物,只是在帮助身体调整,这样的患者,会把注意力放在康复运动,放在其他一些兴趣爱好上,结果,服用同样的药物,往往他们的康复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是肿瘤患者,同样服药治疗,有的患者无比恐惧,在得知自己患了肿瘤后,数周就去世了。一般认为,这是心理恐惧导致的,因为病情还没有重到这么快就死亡的地步。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比如曾经有个医生对我讲他的一个患者,是肝癌,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手术切开后发现没法治疗原封不动缝合了,回去还要继续干活,结果反而一直生存没有大的问题。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学习一些思想体系,学习体会自然之道,让思想豁达一些,学会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学会相信身体自己的修复能力,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能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延伸阅读】


“当下禅”——白领必须的一个减压方法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出差。出差的人都知道,飞机晚点是最讨厌却无法避免的事情,我有过在机场等八个小时的经历。有的时候,晚上的飞机,会一路晚点,要等到快到子夜的时候才飞,等到目的地城市,已经是下半夜两三点钟了。比如这几天,我的路线就是广东东莞讲了两天的课,然后连夜乘飞机去北京,到达北京是凌晨三点,四点钟到达酒店睡觉,然后醒来在北大讲课,然后,晚上再飞去哈尔滨讲两天的课,哈尔滨下课后,当晚乘飞机去上海,又是飞机晚点,到了上海,已经是夜里两点。


可是,大家都很奇怪:你睡眠如此之少,怎么讲课时还是精力充沛,一点都看不出来呢?


其实,谁都不应该这么工作,我也一直主张:不能因为业绩而做任何影响健康的事情。但是,每次我都是盛情难却。本来课程与课程之间,我都留出一天的休息时间,但是,很多朋友的活动,都会盛情邀请你来,有的时候,我觉得人稍微有点名气,就变成了一个大齿轮中的一个小齿轮,大家如果需要你来帮助运转,你是很难停下来的,当朋友们需要你这点小名气的时候,你是不能退却的。

 

回过头来,讲讲我是怎么保持体力的。其实,我之前也曾经疲惫不堪过,觉得这么讲课,简直太痛苦了,但是还是要前行,所以身体受损很大。多亏后来,学会了“当下禅”。


呵呵,这个“当下禅”,是我自己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受到一行禅师的“生活禅”启发而来的,具体的方法,则是很多佛教修行者都会的。


法国的一行禅师,提倡生活禅,什么意思呢?就是生活中,随时可以禅修。他的方法,是在生活中的任何片刻,关注当下,就是禅修。比如,您吃苹果的时候,我们通常人会思绪远行,心里想着单位的事情,眼睛看着窗外,嘴里吃着苹果,这是身心分离做三处。一行禅师的做法是:此刻,心念就在吃苹果上,体会每一口苹果的感觉。


如此,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当我们走步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安住于走步上,体会脚下的每一个感觉,体会脚步的移动。这种修炼,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人会变得更加意念集中。


我受此启发,觉得生活中,每个片段都可以用来休息,于是,开始尝试在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片段,放空自己,学会见缝插针地休息。


我的具体做法是:我们平日,有很多碎片时间,比如,您工作时间,要等一个客人,会有三分钟的空闲时间,这个客人会从大楼外进来,乘坐电梯上来,此时,一般我们在等客人的时候会看看手机,眼睛四处观看等等,心神游荡。


但是,您此时可以迅速端坐,放松自己,然后,先是调整呼吸数次,将意念集中于呼吸上,学术一点的说法是安住于呼吸。然后,开始放空自己,尽量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仿佛自己是和周围一体的空气,脑子中什么念头都没有,当然,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总是有念头出现,但是,出现也没有问题,让它过去,继续放空,即使有一秒钟,什么都没有想也是成功的。


这样,当三分钟过去,您已经获得了休息。当您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会感觉头脑清醒很多,疲惫感荡然无存。这是对碎片时间利用的结果。


学会了这个,我们一天里面,有无数的碎片时间,可以随时用来休息,比如,等电梯的时候,两项工作的间隙,等车的时候,等等,任何一个两三分钟,都可以休息。


我管这个,叫“当下禅”。


为什么这样会缓解疲劳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飞速运转,如同开车的时候,一直在轰油门,大多数的白领,都会这样,所以最终疲惫不堪。要知道,我们的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百分之二,可是,消耗的能量,却要占百分之二十,因此,很多人的大脑最终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而这种利用碎片时间休息的“当下禅”,可以给我们的大脑很多松油门的时间,如果真的累积起来,我们会发现,我们每天凭空多了好多的休息时间。


而在某些修炼者的理论中,这种充分放空自己,尽量一念不起的状态,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智慧。这个,我们暂且不提,我只是从休息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令我们迅速摆脱疲劳。

 

有的朋友说,我一旦这样,就会睡觉怎么办呢?


其实,睡觉也是非常好的事情,甚至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入定的一种,有些修炼者,就是用人类需要睡觉这件事情,来说明禅修对人类的好处的。


我觉得自从学习利用碎片时间休息,我获得了好多的休息时间,比如,我经常坐飞机飞行,我现在可以做到,几乎每次起飞前,空姐说关掉手机了,我就开始放松,然后放空自己,然后进入睡眠状态,等到飞机平飞了,空姐开始送水,我才醒来。严格地说,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飞行,我都是在重复这个过程的。


平时,在课间,我也会这样静坐几分钟,休息的效果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休息方式,并不需要我们盘腿而坐,而是随意端坐,放松自己就可以了。

 

我每天都见到各种被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白领,他们的健康状态,非常的糟糕,他们跟我描述的比较典型的状态就是:晚上好不容易睡觉了,整个晚上,梦到的都是工作,早晨起来,更加疲惫。


我觉得这是现在白领的普遍状态,但是大家都疲于奔命,却没有关注如何调整自己。我当年在读硕士和博士搞科研期间,学会的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修正路径,找到方法,当我们不断地修改路径,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后,我们达到目的可能会更快。可是,如果我们一头扎下去,不问路径,不找最佳方案,可能反而效果最差。


所以,我觉得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工作,比拼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玩命干,会更加有收获。


因此,我总是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他们,随时利用片段时间,清空之前的紧张,尤其是睡觉前,更要清空,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休息,也可以更好地工作。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疲惫中的朋友们。

 

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无锡,下午在灵山大佛参拜,这里的气氛确实庄严肃穆,若干年前,我来到过这里,寻求宋代名医许叔微的遗址,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太湖依旧,青山未改,我,还是那时的我吗?这样想想,心中确实感慨啊。


惟愿,世人尽可安宁,众生皆得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罗大伦博士”公众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