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陶渊明的归隐 通用

 林下樵 2016-08-01
简单学习
约5870个字。
论文题目:论陶渊明的归隐
                        黄承养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纷繁变化的时代,身处逆境,他的一生充满矛盾。有仕与隐的矛盾,有理想与生计的矛盾。他在自己的田园里,一边体验着寂寞,一边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样极其平凡的环境中,在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共话桑麻,披衣言笑,欢酌春酒,清唱鸣蝉,泛览典籍,赏析奇文的生活中感受人生的解脱,寻求人生的超越,总结宇宙的人生之道。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矛盾
序论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死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二十九岁时,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三十六岁时,出任做了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四十一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又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 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从此不再涉足官场,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过起了他的“隐居”生活。历代以来,陶渊明都被奉为我国古代的一位大隐士。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则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钟嵘封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所以我认为分析陶渊明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仕与隐的痛苦抉择
有人问,陶渊明是不愿做官而潇洒离去?还是不容于官场的痛苦而归隐? 这要从陶渊明的出生说起。 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在江西的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先祖陶侃 曾任大司马,后因家道中落,才生活困顿。年轻的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济苍生的抱负。而在封建社会,想要实现抱负,唯一的出路就是入仕为官,治国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为官,曾是陶渊明追求的梦想。但是,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阻碍了非士族出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