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唐新篇之国风雅韵

 渐华 2018-08-27

豪华落尽见真淳

——“陆地神仙”陶渊明的诗性人生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生活于东晋和刘宋之际,少年时期,也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志向。他从二十九岁起进入官场,断断续续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一类小官,每次时间都不长。由于当时中国社会陷于长期分裂与混乱的状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十分尖锐,在十多年的仕途生活中,他逐渐认识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不可能实现素志。他憎恶黑暗与腐败的官场生活,不愿同流合污,而险恶的政治环境又使他有所戒惧。在四十一岁时他任彭泽县令,但只做了八十几天,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便弃官归隐,从此不再出仕。在辞官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回归田园后,他躬耕田野、自食其力,与劳动人民有深入的接触,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作品,多半是在归隐后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的。这些作品以写田园生活为主,反映了他归隐田园后复杂的思想感情,有的抒发劳动时的愉快心情,有的吟叹天灾和饥寒带来的苦难,有的写他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和体验到的人生的道理。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大量写入诗篇,发源于陶渊明,辉煌成就也止于陶渊明,其后出现了一些田园诗人,但成就远远不及,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立足于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田园生活,缺乏亲身体验的缘故。

在我国诗人作品中,陶诗的词语表现得最为简净,而含蕴却最为丰美,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典型代表。就他的诗歌所表现之真淳而言,一般诗人的作品,其所以成功的原因往往都有着许多可以依恃的凭借。或者恃天才而自高,或者逞工力而求胜,或者施藻绘以为炫惑,或者鼓气势而为震慑。虽然这种种因素也都可以使一位诗人获得成功,然而如果更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这种种恃天才、逞工力、施藻绘、鼓气势的结果,在其一张一弛的着力之间,往往使一首诗歌在本质上或多或少地蒙受了虚实出入的损失,甚至不免有着将虚作实的弥补和夸张。而唯有陶渊明的诗,乃是极为“任真”的,完全以其本色、毫无点染地与世人赤诚相见。

陶渊明的诗看似平易而实则并不易解。平易是因为他原无意于为诗,更无意于以字句求胜,所以不会去炫奇立异;不易解,则是因为他自己只写其胸中之妙,并无意于求人知之。因此,渊明诗句,简净真淳,完全只是一种精神气韵的自然流布。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深入浅出、言微意远,“千载抚尔诀”的思古,“骤骥感悲泉”的伤逝,“达人解其会”的知命;又如《咏贫士》之一里由云而鸟,由鸟及人的层转无痕;《饮酒》之十五里对“灌木之荒”“人生之短”的感慨等,这些句法与章法的表现,都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渊明那种“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任真自得的境界。

历史上,很多诗人是半隐半仕,甚至是假隐求仕,但是唯有陶渊明例外。“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他,也曾想有一番作为,但后来发现仕宦之途既不能达成原有意志,还要“摧眉折腰事权贵”,有违自己的质性,于是“遂尽介然分,拂衣归故里”,而且一旦辞仕归隐,则终身不再出仕。因此,如以陶渊明的志意而言,则用世乃其本心,归田才是不得已;然而,如以陶渊明的质性而言,则归田方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不免有“违己交病”之患。所以,陶渊明的归隐,纯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的人世间保全自己的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

在陶渊明的诗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他是如何在黑暗多歧的仕途中,以其所秉持的心性寻觅到他所要走的路,并在心灵上与生活上找到了她自己的栖身之所,进而以超逸而执着的口吻,道出了“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决志。所以,在渊明的诗中,深深地揉和的仁者哀世的伤悲与智者欣愉的妙悟。经历了从“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的怅惘,转到“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空归无”的体认,再转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乘化,以及从“徘徊无定制,夜夜声转悲”的迷失彷徨,转到“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的自得欣喜;从“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的寂寞哀伤,转到“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的放旷豁达;从“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的失意悲慨,转到“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的达观脱略,于是渊明终于找到了他自己的一个寄托心灵的自得天地。他以知命的委顺,泯没了悲苦;以知止的固执,超越了迷途;以他的闪烁的智慧之灯火,照亮他的四周。

读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历。陶醉于他以仁者的伤悲和智者的妙悟,写下那“千载下,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不朽的诗篇。千古以下,我们吟咏其诗,想见其人,又焉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的凄然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