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需要避免的3个框架式构图误区

 安好2016 2016-08-01

本号的老读者都知道,小编是个框架式构图吹,经常鼓吹框架式构图的作用,由此也引发了不少读者对框架式构图的喜爱。


近期的读者来照中,出现了不少使用框架式构图的作品,但很多作品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框架式构图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对画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让大家对框架式构图的正确使用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编今天为您总结了3个常见的框架式构图误区,您以后一定要避免。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框架式构图是什么吧。


0

框架式构图是啥



框架式构图,顾名思义,是用前景景物做一个“框架”,形成某种遮挡感,将观众视线引向中景、远景处的主体。


这充分利用了人观察框内事物的本能,或者说,是某种共有的叛逆心理:“你越是挡,我就越是要看!”




尤其是当画面中有多个重复的框架时,这种吸引视线的效果更明显。




简单来说,框架式构图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将视线引向主体,突出主体。


正是由于这个优点,框架式构图的出场率颇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以下是3个最常见,而后果最严重的问题。


1

框架太丑



我们在拍照的时候,突出主体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总体的画面效果。


占画面比例大的框架,吸引视线,突出主体的能力更强,但若是构框景物太丑,会让画面变得很碍眼。


我们来看一张“框架太丑”的习作。




这图很框架,但画面效果实在不怎么样,原因很简单:全黑的部分太多了。


在实战拍摄时,很多人喜欢把框架处理成剪影,但这样一来,框架部分就会变成全黑,如果占据画面的比例太大,会很不好看。


对于这幅图,可以想办法降低光比,让前景保留一定的颜色和细节,不至于全黑;或者,减小黑色框架的画面比例。



缩小了全黑部分的面积,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


即使框架不是全黑的剪影,当构框物本身不好看的时候,不要为了追求吸引视线的效果,让框架占据太多的画面。


好花需要绿叶衬,但不要用烂叶、枯叶来衬。


如果一定要使用大面积的框架,请选择好看一些的构框物,如下图。




用重复结构,数量众多,气势惊人的景物搭建大面积的框架,也是不错的处理办法。



构框物虽不好看,但结构简洁,大量重复,效果很好


2

不自然的物体



框架式构图的本意是利用构框景物的遮挡作用,将观众视线引向主体,但在不少框架式构图作品中,构框景物中存在不自然形状的物体,比主体更能吸引观众注意力。


我们来看看这张习作。




黑色部分是否太多,影响画面效果,这点姑且不论,我来说说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感觉。


“中间这一坨到底是啥呢?”我只顾想着这个问题,而忽略了远景的风光。


再看看下图。




四周的方框和下方的栏杆,都是不错的构框物,但上方两团东西严重分散了观众注意力,让人会分心去想“这是啥?啊,飘带。”


在选取构框景物时,要选择那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框架”,存在感比较低的景物,而不要弄一些让人一眼看不出是啥的玩意,尤其是将框架进行剪影化处理时。


3

构框物太杂



构框景物本身具备一定的美感,且轮廓简洁,存在感低,是不是就不存在问题,可以随便使用了呢?


树枝,花朵,栏杆,都是常见的构框物,单独使用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当它们一起出现的时候,就坏了。


我们看看下边这幅图。




如上图,黑色的虚化栏杆,红色的花朵,绿色的树枝,三种具有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构框物组合起来,存在感惊人,非常地喧宾夺主。


即使没有我 P 上去的栏杆,红色的花和绿色的树枝同时存在,鲜艳的两种也够分散主体注意力的了。


如果只用其中一样,效果倒是很不错,比如说下图,构框物只有树枝,看着就挺好。





总结



以后在您准备用框架式构图的时候,不妨在脑海中想一想,该不该框?框了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效果?



真的需要框吗?不框,让视野更宽,效果又会如何?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不要为了框架而框架,为了构图而构图,本末倒置。


最后再充满感情地说一句总结词:框架有风险,构图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以上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