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螳螂拳简介

 小功架 2016-08-02

螳螂拳,武术中象形拳术的一种,是模拟螳螂遇敌时所表现的各种攻防动作,结合猿猴灵活敏捷的步子而编成的拳术。据传,创编此拳的是山东即墨人士王郎。

关于王郎创编螳螂拳一说,是武术界螳螂门一致公认的说法,但凡习练螳螂拳者都把王郎奉为该派武术的开宗始祖。但在王郎生活年代的断代问题上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梁武帝时期说”,“宋代时期说”和“明末清初说”三种说法。各种说法中又比较一致地认同王郎在创拳过程中吸取了当时许多颇有影响的技击方法,如宋太祖之长拳、韩通的通臂、郑恩的缠封、温元的短拳、马籍的短打、绵张的飞疾掌等……据说共有十八家之多,故又有“螳螂十八凑”之说。

明清时期,正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勃勃生机的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孕育与发展,促使了工商业城镇的不断出现,而商业经济的发达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不同风格与特点的拳术流派,在这个时期纷纷出现,文字记载的拳术套路中也已经出现了“势”、“法”、“诀”等描述。到了清代,随着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以“社”、“馆”、“会”等形式出现的练武组织,促使各种流派的武术得到了更为广泛交流、传播与发展。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催生出了以重技击为防护术的主要宗旨,以灵巧多变为其战术思想的螳螂拳术。可以这样说,螳螂拳的产生,既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武术发展的结果。由于螳螂拳集中了当时可以参阅的、几乎所有的优秀拳术流派的精华,再加上特有的螳螂手,猿猴步,所以一面世,就给人以别树一帜的崭新感觉。

螳螂拳在酝酿初创时期,主要在山东一带流传,外界知之甚少,直至上世纪二十年代,精武体育总会聘得罗光玉先生在精武会专授螳螂拳后,才开始在上海等地区流传。以后,又随着精武会务的发展,传到了广州佛山,香港澳门,东南亚沿海国家直至世界各地。

罗光玉先生是在1919年受聘担任精武拳师的,罗在上海任教十多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在他的精心传授下,在精武会随罗光玉学螳螂的马建超(成鑫),陈震仪参加全国运动会国术比赛获得最优秀奖,更使螳螂拳的名声大增。1932年,罗光玉先后到广州、佛山、港、澳等地精武会任教,学生遍及东南亚及海外等地,其主要传人有:马成鑫、丁儒侠、徐丁山、徐少霞、刘景章、梁伯鸿、罗铿坡、寿尧法、李佩弦、薛巩初、邹喜功、于乐江、林伯炎、范永振、陈震仪、崔魁三、崔寿亭、张宝厚、迟伦之、郭祖强、黄汉勋、黄锦洪、潘永昌、郭子硕等。

除罗光玉先生外,精武会还先后聘请过杨维新先生、王传义先生、张宝厚先生等人在精武会传授过螳螂拳。

罗先生的入室弟子丁儒侠,在上海地区浦东一带传了不少人,曹根福、俞云福、刘德林、赵本财、丁学伟等人都随丁先生练习螳螂拳。杨维新先生的弟子陆青萍长年在上海复兴公园等处设场传授螳螂拳,时至今日,陆先生的场子仍有他的学生在练螳螂拳。丁、陆两人为螳螂拳在上海地区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螳螂拳的风格与特点

螳螂拳,因其注重实战,崇尚技击,讲究攻防平衡,并且尽可能追求最大的作战效果,因而有着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一、以意取形,重意不重形。
    作为象形拳术,螳螂拳常常采取用双手一前一后都成勾手状的临战姿势,这种俗称“螳螂手”的形态,能有效地控制与敌方的距离,非常有利于攻击和防守,同时,配合下肢采用的“似马非马、似弓非弓”的特有步形——猿猴步,更显得灵活和敏捷。这种步伐暗寓腾挪之意,一旦脚下发力,纵窜跳跃,闪展起伏,左腾右挪,十分迅捷灵敏。这种姿势的形成,直观地反映出螳螂拳以意取形,重意不重形的战术思想,表现在技击手法上,往往一出手就是三~五个技击动作接踵而来。或劈、或砍、或啄、 或点;勾、搂、采、挂,粘、黏、贴、靠、连续进击,招招相连。出手是攻,回手也是攻,常令对手因猝不及防而感到势不可挡。

二、注重实效,突出实战性
    在攻防配合上,螳螂拳十分注重实效性,强调技击手法的突然性和连续性,表现在套路编排上往往是出手即打,即招即打,逢虚则入,随机应变,完全淡化和摒弃与临战状态无关的动作和造型,尽量减少双方对峙僵持的时间和迹象。演练套路时,一路开打,演毕即收,干脆利落。并不讲究收势与起势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常常是这边起势那边收势,故而还有“螳螂一去而不回头的”的比喻。

三、劲力齐整,力由腰脊发
    在战术思想上,螳螂拳主张采用快捷、直接、有效的技击手法和无间断的进攻方法来达到取胜的目的。为此,要求习练者能经常反复演练基本的技击组合,直到能够准确无误地掌握要领并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方法上,要求灵活多变,快速有效;能量的运用上,讲究劲力齐整,力由脊发;速度上,讲究快疾勇猛,敏捷又富有变化,拆招熟练又骁勇无比的气概;动作演练时,要求表现出劲力的整体性和灵活性,特别重视身体势能的移动和运用。因此,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反映在上肢部位,要求肩部的活动要十分灵活,伸缩移动的幅度一定要大,拳谚云:“一寸长,一寸强”主要是讲究肩部关节的伸展能力。表现在身躯部位,对腰部也有特殊的要求,就是动腰不走胯,以增强腰部的旋拧力量。

四、起伏拧转,刚柔相济
    螳螂拳在技击动作的设计上,不仅吸收了有距离接战的动作,还充分考虑了近战搏斗的需要,表现出刚柔相济、起伏转折的特征。这也是螳螂拳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反映出螳螂拳讲究实效的风格。作为武术的一个流派,螳螂拳对于攻防护卫的应用是很讲究的,不仅考虑到远打, 还考虑到近攻,不仅主张击打的有效性,同时主张技击的灵活性。有许多动作表现出顺势借力、避实就虚的既得思想。例如滚龙肘,就是利用了勾搂采手的回收之势,再突然向前发放的击打技术,充分反映出螳螂拳敢于近搏相斗的思想和刚柔相济、借力击打的技击技巧。

五、出其不意,迂回曲折
    作为以意取象的螳螂拳,不崇拙力,讲究以巧取胜。“闭门脚”即为螳螂拳崇尚“出其不意,迂回曲折”思想的典型表现,它的使用是在“拳击肘顶,勾搂横圈”之后,突发一脚,迅疾后退,复又迂回返上,出其不意地从横向(侧面)进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此外,还有对付多方来敌的手法,如“回身採三手”,就是训练对付后面来敌的应招技法。“打三角、击四门”,是螳螂拳技击手法运用过程中的又一特点。“打三角”,指实战过程中非常注意与对手之间的切入方向,常常采用从侧面进入的方法。“击四门”,指前后左右,四处开击,出其不意,充分反映出螳螂拳灵活多变,不畏强敌,以巧取胜的又一特点。

六、指导理论,弥足珍贵
    螳螂拳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指导理论,有总论、总批、功诀,歌诀等,还有许多不同时期出版的书刊著作,内容函盖了练功、练气、练身、技击、战略战术思想、徒手与器械、各种单练单操的功法等。螳螂拳的理论内容丰富、语句精练,凝聚了许多武术大家的心得与体会;是无数武术前辈毕身心血的结晶,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料。

七、内容丰富,系统全面
    作为一个武术流派,螳螂拳有着丰富的内容。仅精武会传下的螳螂拳就有:徒手套路四十余套,器械涉及到刀、枪、剑棍,其中更以螳螂剑和梅花枪出名。对练法有螳螂双打、黑虎掏心、拆手、应手等。训练功法有:罗汉功、铁砂掌功、截抓拿闭点穴功、分筋截脉功法等。

 

 



闭门脚  撩阴


螳螂庇护手  螳螂捕蝉


提刁势

传统武术研究中心螳螂拳研究小组供稿
执笔:张建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